中华古道 |
|
在破读老子的道以前,先交代一下老子那个时代。
那个时代,我们一直引为自豪,她的灵魂却充满了羞愧。
那群古人,给我们留下了传世之宝,他们却为失去的东西痛惜了一生。
大约在公元前六百年先后,那时出了老子、孔子和墨子,如今古老苍黄的中国文化,就在那时呱呱坠地。
然而,事实令人难堪。不是别人,正是孔子、老子和墨子告诉我们,那是一个中华古道大失落的可悲年代,他们无力回天、痛心疾首、遗恨终生。
孔子说“如今大道隐去了”(礼记),说“哪怕早上听到道,晚上就死去也好啊”(论语)!晚年更哀叹:“天下无道已很久了,我行道的希望也破灭了”(史记)。
老子说:大道非常平安,世人却偏行险路。这个背离大道的世代啊(53章)!
墨子论世态说:三代圣王之后,天下一片乱象。这是因为世人不相信神明了啊!哪里有君子当行之道啊(墨子)!(见“解读资料之三:大道之隐,孔子老子墨子的哀叹”)
对孔子、老子和墨子来说,当时中华古道的失丧显然是个不争的事实,他们的失望、惋惜和无奈之情也溢于言表。那么,那个失丧了的中华古道究竟如何?为什么如此牵动他们的心?
我怀着好奇的心察看了“五经”,即尚书、诗经、易经、礼记、左传,一下子看到了中华先祖的深厚道统:禅让之风是由于敬畏上帝(尚书、史记),祭祀之礼主要是敬拜上帝(礼记),政事之纲是“忠于民而信于神”(左传、尚书),人生之命系于上天(诗经、易经),而一系列象形文字之谜,更令我瞠目结舌(见“解读资料之四:大道之行,政事、人生、文字的见证)。我发现,从有汉字始,历经尧、舜、禹、夏、商、周,约两千多年间,举凡政事、礼仪、诗歌、文字,一脉相承,充满了信神、畏天、顺道、敬上帝的道统,有迹可寻,有证可查。直到春秋末年,人智兴起,人欲横流,人们以利益为天,以智巧为神。这是人智大勃兴的时代,也是神道大失丧的日子。中华古道就在那时瘁然断裂了。早些时候,还听得见先哲们仰天抚古、追念大道而暗然神伤的叹息;到秦嬴政始称“皇帝”,一代代地上君王,就俨然取代了上帝,一个个与天隔绝、全然人治的世俗王朝,就以人心的罪念为砖石、以仁爱的呼号为门面,相继堆积而成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