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资料之二十九

大能的拯救

 
 

在五十四章,老子再一次表述大能的拯救:

“完善的建造者,其建造的不能拔除。完善的保守者,其保守的不会失落。应当祭祀敬拜这完善者,子子孙孙永不停息。一个人若这样,他身上的恩德必真实无伪。一家若这样,这一家的恩德必充实有余。一乡若这样,这一乡的恩德必深远流长。一国若这样,这一国的恩德必丰满兴隆。若以此教化天下,其恩德必普行于天下。所以,将上面的道理用于一身,则知一身;用于一家,则知一家;用于一乡,则知一乡;用于一国,则知一国;用于天下,则知天下。我从何知晓天下之事呢?就是从这里”。

让我们按着上下文,从五十二章到五十五章,前后连贯地来看老子这一段。

稍前,老子谈到大道是唯一的拯救。“藉着大道洒下的光亮,复归其光明之中,就不会留下身后的祸殃。这就是承袭永恒得着永生的意思。这使我对大道确信不疑,行于其中,唯恐偏失”(52、53章)。

接着,老子便揭示了那个世代的罪孽:“大道非常平安,世人却偏行险路。朝廷已很污秽,田园已很荒芜,粮仓已很空虚,却穿着华美的服饰,佩戴锋利的刀剑,吃腻佳肴美味,囤积金银财宝,这不就是强盗头子吗?这个背离大道的世代啊!”(53章)

此处,老子充满信心的宣告了大道的善于拯救和保守:“善建者不拔,善抱者不脱”,其意仿佛是说,尽管世道如此的败坏,那拯救者却自有大能行使拯救。然后老子提出了祭祀敬拜的问题:“子孙以祭祀不辍”。用现代语言说,这里强调的不再是一个理论问题,乃是一个信仰实践的问题。所谓“德”,不管是一家之德、一国之德或天下之德,真正的源头乃是大道的拯救,是信仰的实践:“修之于天下,其德乃普”。“德者道之舍”(管子),“德”字从“得”,得于道也。老子接着说,大大小小的道理也出于此:“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中国人常讲的“道德”与“道理”这两个词的根据,老子在这里都归结为“道”的拯救:无道就无德,无道就无理;在大道的拯救里,德就丰余,理就通达,是谓“道德”、“道理”。

后面,老子紧接着就讲到得了大道拯救与保守的人,其德性之深厚,就象婴儿一样:“含德之厚,比之赤子,毒虫不螫,猛兽不据,攫鸟不搏……”(55章)。这自然又让人想起耶稣多次所说唯有回归婴儿方能得真道、见天国的话。


<<上页 目录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