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资料之二十八 |
庄子、孟子论圣人 |
庄子在《齐物论》中说:“我哪里知道喜欢求生的人不是糊涂呢!我哪里知道怕死的人不像从小离开本乡不晓得回家呢!……人只有在大醒之后才会知道是作了大梦。可是愚蠢的人总是以为自己是清醒着,自作聪明地以为能够知道一切。……这种话在一般人看来是古怪离奇,也许万世之后遇到大圣人,才可以解释清楚;这是早早晚晚要遇到的啊”!我知道,耶稣的道明明白白地解开了庄子的语义,此处暂且不论。庄子说“万世之后”,又说“旦暮之遇”,可见庄子对大圣人出现的时空,并不甚明了“。
孟子在《尽心章句下》中列举每五百年必有圣人出:”从尧舜到汤,到周公,到孔子,都是传授上古所行大道的。然而孔子以后呢?难道会后继无人吗?这是《孟子》全书结尾的一句话,似乎是他生命的最后一声呼唤“。
去年,唐理明弟兄寄来他岳父、九十五岁的徐松石老先生给香港教会的一封信,信中论证了孔子逝世五百足年后,耶稣开始传道,将大道直接显明于人类。此计算方法与圣经先知但以理“七十个七”的方法相同。
老子笔下的圣人没有时空性,庄子孟子则提出了圣人的时空显现问题。耶稣作为大道的化身,的确具有永恒神性和入世人性的统一,这是神的奥秘,人可能得些启示,却不能尽知囊底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