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资料之十六

生命之道,一以贯之

 
 

打开《老子》,按顺序读下去,就可以发现大道的生命性,一目了然,一以贯之:

“万物之母”(1、52章):儿女若有生命,赐给儿女生命、又保守儿女生命的母亲,却没有生命吗?

“众妙之门”(1章):人类常称自己的生命和智慧是宇宙中“最大”的奇妙,是自然进化的“最高”成就。即便“如此”的话,不也是包含在“众妙之门”里吗?不也是出自那赐生命智慧的道吗?

“万物之宗”(4章):我们这些短暂有限的芸芸众生尚且有生命有位格,那生养我们、大能无穷、超乎我们感官智慧的“祖宗、宗主”,反而没有生命位格吗?

“谷神不死”(6章):永生不死的,反而没有生命吗?转瞬即逝的人若可称为有生命的,那不死的神道反而没生命吗?永恒不是包含、且超越着一切短暂吗?

“天地之根”(6章):苍穹之间如一粒灰尘的地球上,尚且有生命,何况那苍穹的根源呢?若人体上的一个细胞有生命,生出它的人体反而没有生命吗?

“上天之道”(9章):“大功成了,名份有了,自己便隐去”,有如此令世人望尘莫及的大德行、大智慧,世人岂可说,“他没有德行、没有智慧”?

“夷希微”(14章):令世人即使“看见了也不晓得”,即使“听见了也不明白”的这一位,反而不如世人智慧吗?

“敝而新成”(15章):能使人“在凋敝死亡中得着新生”的道,岂不是又真又活、富有生命吗?

“归根复命”(16章):“回到本根便是平静安息,平静安息便是复归了真生命,复归了真生命便是永恒”。这个生命的本根处,反而没有生命吗?

“没身不殆”(16章):“人若归入道,可就长久了,即使肉身消失,依然平安无恙”。赐给人长久生命、平安生命的这个道,反而没有生命吗?

“其名不去”(21章):“从古到今,他的名字从不消失”。这一位有名份、有实在、有真理、有信实、有恩德的自在者(Jehovah),岂没有生命智慧呢?

“独立不改”(25章):“独立自在,永不改变”。人类这样相对、依赖、短促的存在物,尚且有生命,那无所傍依、独立运行、包含着人类在他里面的永恒自在者,反而没有生命吗?

“引万民归”(32章):“道引导天下万民归向自己,就好像河川疏导诸水流向大海”。引导人们归向他自己的,反而不如被引导者有生命有智慧吗?难道诸水可以说大海不是水吗?

“爱养万物”(34章):“大道弥漫,无所不在,周流左右。万物都是籍着他生的,他却不自夸自诩。大功都是由他而来的,他却不彰明昭著。他爱抚滋养万物,却不以主宰自居”。这样一个生养爱抚世界、谦卑自隐、名份伟大的道,竟没有生命位格吗?

“道之出口”(35章)“大道出口成为言语,虽是平淡无味,看起来不起眼,听起来不入耳,用起来却受益无穷”。这样以话语向人宣达自己的道,反而不如人有生命有智慧吗?

“无所不为”(37章):“道,通常看起来无所作为的样子,实际上没有一件事物不是他成就的”。所有的事,包括人的生命智慧,都是他成就的,他自己反而无生命无智慧吗?

好了。以上是《老子》前37章的摘引,恕我不再一一列举下去。我想这已足够表明老子之道又真又活的生命性了。


<<上页 目录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