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读资料之十二

天网恢恢,疏而不失

 
 

大道有知,能监察人心,赏罚分明。老子的这一观念虽然表述不多,却非常明确,以至于连无神论者也不能否定,如谓:“老子的学说客观上打上了天道有知的宗教迷信思想,天有意志,能赏罚,这是人类社会加给神的特权".。

监察与赏罚,是道在创造世界之后、在爱养世界的同时、继续掌管世界的又一表像。若没有超越于人间权能之上、来自上天的监督赏罚,人类就会失去敬畏的心,人的贪婪罪性会利用它驱使人的理性能力所编造的相对主义、个人主义、阶级主义、实用主义等价值观,越来越肆无忌惮。所以,神的养育之恩包括明察与管教,好叫人们存清洁的心,行公义的路,得享平安福祥。

老子说:“上天所厌恶的,谁晓得个中原委呢?上天的道,总是在不争不竞中得胜有余,在无言无语中应答自如,在不期然时而至,在悠悠然中成全。他就像一个浩瀚飘渺的大网,稀疏得似乎看不见,却没有什么可以漏网逃脱”(73章)。

“该小心敬畏的,就得小心敬畏啊”(20章)!

“上天之道,公义无私,永远与良善的人同在”(79章)。

这样一位又真又活、全知全能全善的神,在《圣经》中表达得自然更明确:

“Jehovah从天上观看,他看见一切的世人。是他造了众人的心,也是他,观察众人所行。Jehovah的眼目,看顾敬畏他的人,和仰望他慈爱的人”(诗33:13,15,18)。

为什么人类历史上常常是强权当道,邪恶横行,到头来却没有一个能够长久,而总是良善结出果子?为什么人心中都坚定地存有“善有善报,恶有恶报”的信念?历史和人心中的这种正义来自哪里?是什么力量使之行出来?恶人尽管得意忘形,却为什么深夜惊醒?善人尽管饱受痛苦,却为什么内心平安?大地震动时你为什么惊恐?人类造孽时你为什么不安?

古往今来,对神明的敬畏是一切道德伦理的底线。有了这个底线,人心才有所规范;一旦失了这个底线,人的灵魂深处没了警戒与惧怕,罪性就会由里到外,像洪水泛滥,刑不胜刑,法不胜法。

你可以想像,对一个信神的人来说,他在无所不在、全知全善、赏罚分明的神面前,内心对罪念会是多么警醒、敏感,会有多么强有力的自律,以及离恶从善的能力。所以老子说持守大道的人能“敝而新成”:在凋敝死亡中成为新人(15章),或叫“心意更新而变化”(罗12章)。这就是神道的爱养了。


<<上页 目录 下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