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与神明鬼帝 |
|
有人说老子的道不是上帝,因为老子说“吾不知其谁之子,象帝之先”(4章)。其实这个“帝”字,还有“神得一而灵”(39章)中的“神”字,绝非今日所谈上帝。古人除了敬畏至高神、即天以外,也相信一般神明的存在。如《史记》说舜“辩于群神”。经殷商到老子时,“神”字已是指所有的鬼神之事。如孔子“不语怪、力、乱、神”,何晏集解:“神,谓鬼神之事”。孔子自己也说“敬鬼神而远之”。“帝”字亦如此滥觞,如庄子《应帝王》说:“南海之帝为倏,北海之帝为忽,中央之帝为浑沌”。显然,所谓“四方之神”、“三方之帝”的说法,本身就表明了这个“神”或“帝”是有限的,不符合《圣经》之上帝和老子之道的含义。
有人将老子原文的“象帝”改成“上帝”,进而断言道否定了上帝,这是不对的。“象”就是象,是“形象”的意思,并不是“上”的借用。老子常说“上天、上德、上士”等等,显然并非不懂“上”字的用法。老子不用“上帝”一词,显然是因“帝”不是至高无上的,不配使用“上”字作定语;唯有老子的“道”,才与今日所言“上帝”之无限永恒自在的内涵相一致。这句话应译成:“我不知道有谁产生道,道先于一切有形之帝”。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