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這樣,基督在代表神那一方面,他成 為我們忠實的祭司;在了解人這一方面,他成為慈悲的祭司。耶穌基督因為代表神所以是誠信真實,是絕對可靠的,所以他是忠信的祭司。在代表人這一方面,他是慈悲仁愛,真正體恤我們軟弱的,所以他 是慈悲的大祭司。這樣,「慈悲忠信的大祭司」就變成一個很美好的結合,他在神,在人;神性 ,人性;在代表神,代表人的中間,他都把最完美的顯明在我們的身上,感謝上帝!耶穌基督是「忠信」的大祭司,這表示什麼呢?表示他絕對不背乎自 己。他照著神的本性所做的要一次成就,成就到永永遠遠,他絕對不背乎他自己,他不會半途而廢,他不會半路丟棄我們。如果我們看到第四章的時候,你就發現到猶太人,上帝把他們從埃及為奴之地領到曠野的時候,結果上帝卻把他們撇在曠野,讓他們死在曠野,倒在曠野,只留下餘種,使約書亞、迦勒可以進到迦南,這就表示舊人沒有辦法承受神那榮耀的應許,因為我們在罪中死了,我們沒有辦法在義中活。這樣,我們除非在神面前靠著祂的能力,有一個新的生命把我們帶到迦南美地,我們就像那不信的種類,那被厭煩的世代一樣,要在三十八年,或者更整齊的數目來說,「四十年,你們的祖宗在曠野、試我探我,觀看我的作為,以致於耶和華說,我厭煩那世代的人,就在我怒中起誓說,他們斷不能進入我的安息」(希伯來書:3章9-11節)。我們講到第三、第四章的時候我會很詳細的提到靈性 在這樣的狀況中間,我們怎樣像以色列人一樣的敗壞,是很可惜的一件 事情。然而,我們雖然背乎祂,我們背乎自己,但是神的信不會因為我們的不信而變成被廢掉了。上帝的信實不會因為我們的不信實被廢掉,因為上帝絕對不會背乎自己(參:提摩太後書:2章13節)。為這個緣故,這裡說,「他是忠信的大祭司」。不但如此,他是「慈悲的大祭司」。這個祭司在神那一方面他是絕對信實可靠直到永遠不改變的應許者;在人這一方面,他是真正明白我 們的困難,了解我們的處境,體恤我們的軟弱,所以他是慈悲的祭司 ,慈悲忠信的大祭司,大家說「慈悲忠信的大祭司」。我們剛才提到了基督的得勝,因為他披戴了血肉的身體,特別要藉著死打敗那掌死權的魔鬼。把魔鬼打敗了以後他就在我們身上作威作福,以暴君的身份來叫我們完全順服他嗎?不是,他拯救我們的時候,這裡告訴我們,他拯救那些有信心的人,但是這些亞伯拉罕的後代常 常在軟弱的中間,常常在試探中間,常常在困苦中間,所以他又為我們獻上了挽回祭。所以基督的死一方面打敗魔鬼,一方面挽回上帝的怒氣,大家說「基督的死一方面打敗魔鬼,一方面挽回上帝的怒氣。」

所以在這裡,這個很重要的字就出現了,祭司在這裡所獻的祭是「挽回」祭 (The sacrifice of propitiation)。 我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耶穌基督的死原有四方面的功效,現在我把這四方面的功效一個字一個字提出來,你們可以好好寫下來。耶穌基督的死有重要的四大意義,而這四個意義就把他的「犧牲」跟神「救贖的計劃」完整的把它概括起來了。第一個意義,耶穌基督死的意義是什麼呢? The death of Christ, The sacrifice of Jesus Christ comprise the meaning of substution,代替性的意義。所以基督的死,他做祭司是連自己也把自己當做「祭物」獻上的祭司。這個和許多祭司不一樣的地方,許多的祭司自己是祭司,而獻祭人把祭物帶到他的面前,他給祭物按手替獻祭人獻祭的時候,祭物不是他,祭物不是獻祭人,獻祭人不是祭物,獻祭人也不是祭司,祭司也不是祭物。但是,耶穌基督獻祭的時候 ,他是把自己獻上,所以這是和所有的祭司完全不同的地方。他的獻 上乃是代替罪人受刑罰,代替罪人受審判,代替罪人接受了上帝的忿怒、上帝的刑罰,所以「因他受的刑罰我們得平安,因他受的鞭傷,我們得醫治」(以賽亞書:53章5節)。這樣,基督的死, The sacrifice of Christ, the death of our Lord is the substution in nautre. 是代替性的犧牲。第二樣、耶穌基督死的時候,他的犧牲的意義是什麼呢?耶穌基督的死不但是一個「代替性 」的死, 而且是「救贖性」的死, The sacrifice of Jesus Christ in His death has the meaning of redemptive in nature. 救贖性的,這是關於贖價的回來,表示我們怎麼樣付上贖價把我們原有的價值,把它取過來,贖過來的意思,這個就是基督教與其他所有宗教不同的地方。

在所有宗教裡面都有「勸善」的教義,都有盼望上天的這種宗教需求,但是在基督教裡面有救贖的觀念,這個「贖」就成為「救」的基礎。如果沒有把贖價付出去,沒有把我們取回來,沒有這個贖價把我們的生命救贖回來的話,那們我們基督教的信仰就沒有與其他宗教有什麼不同了。感謝上帝!耶穌基督的死有「救贖性 」的意義在裡面,這是第二方面。 第三方面,耶穌基督的死有「挽回性」的意義在裡面,The death of Jesus Christ, the sacrifice of Jesus Christ is propitiative by nature. 挽回祭 (propitiation) 的意義是什麼呢? 就是止住了上帝的忿怒,收回了祂對罪人怒氣應當有的刑罰。這種「止住上帝的怒氣,挽回上帝的忿怒」,這個是基督的死所達到的第三大功效。所以他不但是代替我們受了審判,他不但是把贖罪的代替為我們付出去了,把我們救贖回來,他也把神的怒氣止住了,這是第三方面。第四方面,耶穌基督的死的意義是「復合性 」的意義,The death of Jesus Christ, Jesus sacrifice is reconciliative by nature. Reconciliation 就是與神復合,我們不再做上帝的仇敵,我們不再與神為仇,不再是悖逆之子,可怒之子,我們現在變成與神和好了。

親愛的弟兄姐妹們,聖經這個次序從來沒有一次顛倒的,聖經從來沒有說「神與人和好」,聖經只有說什麼?---- 「人與神和好」,甚至當神主動的時候,還是說「人與神和好」。那麼你說「神主動 ,不是神與人和好?」不!上帝藉著基督使世人與祂和好(參:哥林多後書:5章19節),所以主動 還是從神,但是次序還是人與神和好。從來沒有說「上帝盼望與人和好」,「上帝啊,與我和好吧!」沒有 !只有說「上帝藉著基督使世人與祂和好」、「我們勸你們與神和好」、「我們求你們與神和好」,一共有三次這樣的用詞,「求我們」 、「勸我們」、「使我們」。上帝叫基督使我們與祂和好,上帝藉保 羅勸我們與祂和好,保羅求我們與神和好。祂這個求不是因為祂需要,祂這個求是因為祂知道我們根本無動 於衷,需要這樣懇切的邀請,我們才回到上帝的面前。這個和好之功,也就是基督十字架上做的第四個大工,所以這個是四個意義四方面的層次。我再講一次,耶穌的死是「代替性 」的,耶穌基督的死是「救贖性」的,耶穌基督的死是「挽回性」的,耶穌基督的死是「復合性 」的。在這裡提到了第三個名詞就是出現的,「為百姓的罪獻上了挽回祭,他要在上帝的事情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 姓的罪獻上挽回祭。」「在上帝的事情上」,什麼意思?就是「上帝為人預備救恩拯救人」的這件事情上,是這個意思。

你還記得第二章前面有一段「他為了上帝的恩替我們嚐了死味」。「為了上帝的恩」是什麼意思呢?他是不是自己需要上帝的恩才能嚐死味?不是,為「上帝已經為罪人預備的救恩」,他一定要受死的痛苦,所以他替我們嚐了死味。在這裡一樣,「在上帝的事情上,為我們獻上挽回祭」。「上帝的事情上」,就是「上帝預備拯救罪人的計劃」的這件事情上,耶穌為我們,為百 姓獻上挽回祭。這「百姓」是誰呢?這「百姓」就是馬太福音第一章所講的,「你要給他起名叫做耶穌,因為他要將自己的百 姓從罪中救出來」,所以我們這些人在神永世計劃裡面是被揀選,被預定成為基督的兄弟,上帝自己的百 姓。而基督要把自己的百姓從罪中救出來的時候,就是這個百姓。所以他要為「百姓」獻上挽回祭。我們在還沒有成為基督的弟兄以前,我們需要基督為我們獻上挽回祭,使神的怒氣不臨到我們身上。所以他這「救贖性 」的犧牲,「代替性」的犧牲,也成為「挽回性」的犧牲,更成為「復合性」的犧牲, 我們就與神和好了。 不但如此,最後的一句話是很重要的,第十八節,一同來讀「他自己 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在這裡我們看見,「他不救拔天使,他救拔亞伯拉罕的後代。」到第十八節「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我再重申一次,第二章所告訴我們的基督論的程序是藉著受苦進到榮耀,還記得嗎?是藉著死進到復活裡面的,是藉著降卑然後才升高的,藉著自己受痛苦,受死的苦,為我們嚐了苦的味道、死的味道才打敗掌死權的魔鬼,所以這個原則從來沒有改變。十八節在結束第二章的時候再一次出現這個字,「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所以耶穌基督不是以全能的上帝作威作福的樣子來表現他天上 的那一套最大的權能,不是。耶穌基督對我們的搭救乃是透過與我們 一樣,成為有血有肉的身體;與我們一樣,經歷世界各樣的苦難;與我們一樣,受盡折磨成為憂患之子;與我們一樣,接受撒但的試探。這位要打敗掌死權的魔鬼的耶穌基督在做人的時候,先讓魔鬼輕看,先讓魔鬼試探,先讓魔鬼玩弄他。你說「真的嗎?耶穌讓魔鬼玩弄他嗎?」當耶穌受試探的時候,魔鬼是真正玩弄他。我們現在分析一下,基督怎麼可能受試探?如果耶穌基督在世界上受試探的話,那麼他是以人的身份受試探,或者以神的身份受試探?如果耶穌基督是以神的身份受試探的話,那麼神怎麼可能受撒但的試探呢?因為聖經說「上帝不受試探,也不試探人」(參:雅各書:1章13節)大家說「上帝不受試探,也不試探人。」所以基督就站在人的地位上受試探;如果他站在人的地位上受試探,天使是比人更高一些的,因為人被造比天使微小一點,而耶穌到地上做人的時候,第二章就清楚告訴我們 ,「只看見那暫時比天使微小一點的耶穌」(參:希伯來書:2章9節)。所以天使就看到你既然來做人,你就比我暫時微小,就用我比你更大的權威來作弄你,所以耶穌受試探。

我現在問你,耶穌到底受幾次試探?幾次試探?你說「三次」,你就講錯了,是那一次試探的時候有「三重試探」,那裡沒有說「耶穌受三次試探」,你好好看,沒有的。那三重試探一個再一個再一個,也就是那一次的機會裡面三次試探都來到了,但是試探完了以後是不是從此魔鬼嚇死了就不來了?是不是呢耶穌說「撒但退我後面去」,聖經說什麼?「撒但就暫時離開他」(參:路加福音:4章13節),「暫時」哦,「暫時」離開他,兩分鐘後再來。可能牠就會對耶穌說,「好,下次,你等著看,我這次暫時給你趕走了,我會再來,我必再來,我必快來,我快快來!」魔鬼是暫時離開他,所以如果你問「耶穌到底受幾次試探?」我要很嚴肅的對你說我相信他受萬萬萬次試探,從生的那一秒到他斷氣的那一秒,繼續不斷受試探、受試探,受無窮無盡,千千萬萬次的試探。「這是一段在時間的過程,這是一段做人的時刻,這是一段在肉身中間有試探可能的機會,難道我會放過你嗎?」我告訴你,在這一方面我是很佩服魔鬼的,因為魔鬼做工作比很多牧師更殷勤,而且牠是從來沒有得獎賞的,這兩件事我很佩服,殷勤做工,從不懶惰,忠心到底沒有獎賞,這兩件事,我是很佩服魔鬼。牠殷勤做工從不懶惰,大家說「殷勤做工,從不懶惰」,至死忠心,沒有獎賞」,「至死忠心,沒有獎賞。」牠明明知道要下地獄還是一直做,你看牠沒有獎賞還是做,所以魔鬼到底有牠的一套的。「你既然掉在暫時比天使微小一點,肉身狀況,暫時的時態裡面,是 可以受試探的,這一個這一生在肉身受試探的機會,我怎麼可以放過機會!」所以魔鬼就時時刻刻來試探。我相信牠千方百 計,千次、萬次,各樣角度,各種人性的弱點牠所能看到,可以當做試探的牠都來。耶穌在地上的時候擔當我們的軟弱,耶穌在地上的時候體恤我們的困難,耶穌在地上的時候經歷我們所經歷的各樣的心、靈、身、體、思想、意念所有的軟弱的可能性 。所以就在這一切的範圍中間試探就來。而這個試探是可以分成三個層次,不是「三次」,是三個層次,就是肉身的,就是關於今生的,關於來生的,關於榮耀的,我們「是不是要供應物質而忽略神的道」的試探、我們「是不是要用自己的能力來試探神,看祂能不能」的試探和我們「是不是要得著萬有的榮耀,結果卻出賣信仰」的試探。就在這三個層次裡面,成為試探耶穌基督來叫我們以後盼望可以相信一個失敗的主,但是耶穌基督卻沒有犯罪,大家說「他卻沒有犯罪」。

耶穌是站在人性的地位上受試探嗎?是的,因為神不受試探,也不試探人。那麼「既然你來做人我怎麼玩弄你呢?」你注意看,魔鬼知道牠不可以試探上帝,所以牠故意就玩弄耶穌基督。「你若是上帝的兒子」,「你若是上帝的兒子」,那耶穌怎麼回答呢?「你若是上帝的兒子,你可以叫石頭變成餅」(參:馬太福音:4章3節),耶穌說「豈有此理,你還懷疑,我就證明給你看我真是上帝的兒子。等一等,你看,變成餅干了!」耶穌這樣嗎?如果耶穌這樣做,耶穌做給牠玩弄了,就上牠的當了,為什麼呢?因為當牠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的時候,牠已經知道牠自己違背了這個定律,因為神性 是不可能受試探。所以耶穌基督是站在「人性」的地位受試探,耶穌敏感到一個地步,儆醒到一個地步是我們要效法的。我們今天常常人家講什麼,我們不思想他講得對不對?馬上給牠內容圈套套住,這是我們很多基督徒失敗的原因。亞當、夏娃最先的失敗就是從這裡失敗。「祂難道真說你會死嗎?你一定不會死,好,你吃吧!」(參:創世記3章2-5節)所以叫人懷疑上帝。那麼亞當、夏娃就不懷疑「叫他懷疑的」。 We must be skept to the Skepticism. 你懂哲學的知道我在講什麼了, We should be agnostic to the Agnosticism. 對不可知論 (Agnosticism) 的人,你以不可知的精神「不可知之」。對懷疑論 (Skepticism) 的人,你以懷疑去「懷疑之」。因為一個懷疑論的人什麼都懷疑,就從來沒有懷疑他可以不可以懷疑。你聽懂了嗎?所以當撒但問「你若是上帝的 兒子」,是懷疑論囉,「你若是」嘛!是不是呢?我是不是啊?如果是的話。「若是上帝的兒子」,耶穌說「是」,那麼耶穌就給懷疑的人肯定增加他的信心嗎?上當了!耶穌先知道,先肯定一件事情,「 我是神的兒子,那麼你也可以試探我嗎?夢想!神不受試探,也不試探人,你到底在講什麼?」所以牠說「你若是神的兒子。」耶穌說「人活著。」什麼意思呢?人,不是「神兒子」的問題。你明白嗎?所以他是站在「人」的地位受試探,不是站在「神的兒子」的身份上受試探,所以「你已經搞錯了,你玩弄我嗎?」耶穌基督對信仰,對整個原則是抓到這樣緊。

我相信這一生很多人常常批評我,常常誤會我,「唐牧師這個不滿意,那個不滿意,常常罵人!」我再講,我從來沒有罵人,我只有責備人,你連「罵人」跟「責備人」都分不清楚,你國語這麼差可以不必聽我講道了。「責備人」是聖經的教訓,「罵人」是不對的;「責備人」是神僕人應當做的事情,而且不但如此,保羅說「那犯罪的要在眾人面前責備他」(參:提摩太前書:5 章 20 節),這是聖經的教訓。現在因為太多傳道人不遵照聖經了,所以不遵照聖經的傳道人變成「好傳道」,照聖經做的變成「反常」,這表示全基督教都在反常的狀態中間,你看到了嗎?施洗約翰是怎麼樣的傳道呢?宋尚節是怎麼樣的傳道人?當他應當責備人的時候,他責備,而他用愛心責備的時候神就建造教會起來了。今天那些不肯悔改的人,不肯認罪的人,他要試試看動 搖上帝僕人的身份,所以他們不但不接受勸勉和責備, 他們反過來咬你一口,你看見了嗎? 耶穌基督是很敏感的,所以當撒但對他說「你若是上帝的兒子!」耶穌沒有說「不要這樣啦!上帝的兒子怎麼可以給你試探?上帝的兒子不受試探,也不試探人,所以你弄錯了,從頭,從頭」,耶穌不這樣講。「你根本沒有跟我討論的資格,我蒙差派不是跟你講話的,因為你沒有聽道的資格,我告訴你,神的的話,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話語。所以變餅不變餅不是你的事,是不是神的兒子不是你的事,這個和你沒有關係的。你現在叫我變,我告訴你,我是人所以受試探。」

人受試探的時候,聖經怎麼樣講關於食物呢?聖經的原則我抓緊,我就不上你的當,不受你的試探。所以耶穌回答說 什麼呢? ---- 「人活著,不是單靠食物,乃是靠上帝口裡所出的一切話」,回答撒但。耶穌凡事受試探,耶穌在一切的事情上受試探,而他為什麼要受試探 ?因為他已經站到人的地步。他代表神是「忠信」的,他代表人是「慈悲」的。這怎麼可能,除非他了解你的痛苦。如果一個人沒有受過試探,怎麼知道受過試探的痛苦呢?如果一個人沒有疾病怎麼知道病的人的困難呢?如果一個人沒有餓過幾十天沒有吃,你怎麼知道那些 捱餓的人怎麼樣呢? 三天前我在飛機上看一張報紙,我差不多很想到英國把那個人打一拳 ,那是一個女人。這個女人跟人家偷生了一個孩子,以後她就根本不想要他,也不想養他,叫一個工人替她隨便養。後來工人不要做了,不做以後她就把這個小baby 放在家裡,每天去上班不給他吃,二十二天不給他吃。後來這個 baby 死的時候,和他生出來的重量差一點 ,只有五公斤,餓到整個人就是骨頭。後來律師找她,審判官問她「為什麼這樣?」「我根本不愛他嘛!」天下有這樣的女人,我想去打她一拳,不要說責備她,有這樣的人你看看,為什麼呢?毫無人性 ,毫無慈悲,毫無憐憫。耶穌基督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這讓我們多麼安慰,對不對?我們有一位這樣的祭司,在神與人中間。神高不可攀,神聖潔不可親,神是與我完全不同的,在最高的至聖所,最高的寶座上面,我是誰?我不能親近祂。

當以色列人要到何烈山的時候,他看見冒著煙,整個山有火在那裡,因為聖潔的上帝臨到那個山上,他不能靠近那個山,「凡靠近這山的必定要死」(參:出埃及記 :19 章 12 節;希伯來書:12 章 20 節),因為神是這樣聖潔的。感謝上帝,神的威嚴我們今天可以到祂面前,為什麼?有一位慈悲忠 信的大祭司,大家說「慈悲忠信的大祭司」。 我們的主耶穌啊,你是我的主,你是慈悲的主,你是了解我的主,你是曾經在肉身受困、受試探、受苦、受丟棄、受誤會、受毀謗、受審判、甚至給你的仇敵吐口水,受玩弄的主,你了解我。我要問兩個問題,第一、耶穌基督如果不來做人會了解人的困難嗎? 不要先答,好好想。第二、耶穌受試探三十三年半,每時每秒,萬萬次受試探,如果有一次失敗怎麼辦。耶穌受試探的時候有沒有可能犯罪?如果有可能犯罪,那很危險的,他如果一次犯罪,救恩永遠不成功,那麼天上就沒有人,只有上帝跟一些蒙揀選的天使,連耶穌也不能回去的,那麼三位一體變成二位一體,聖父跟聖靈,耶穌孤單在地上犯了罪不能回去。 耶穌在地上能不能犯罪?如果耶穌不能犯罪的話,那麼上帝叫耶穌到 地上做人受試探,玩把戲嘛!反正他不會犯罪,所以魔鬼試試看會不會犯罪,試試.... 發現不會犯罪。那麼到底耶穌會不會犯罪?如果 耶穌會犯罪,這個太可怕,我不敢想。如果耶穌不會犯罪,這個也不 能理解,這個太渺茫了,這個太矛盾了,到底耶穌會不會受試探? 第二、如果耶穌沒有來做人,沒有受試探會不會了解我們?現在你們討論一分鐘,快快討論,不討論我叫他上來講。我有時把很重要的課題交給你們去討論。(不要談別的,有的沒有講 ,沒有講的要上台講了)有沒有講啊?跟你旁邊的人講講看看。好了 。現在討論好不好?

我許多時候把很多很深刻的,很尖銳的問題提出來給你們不得不要好好思想,因為你們平常做禮拜就是他講他的,你睡你的。「知為知」,你知你的,「不知為不知」,我不知我的,是知也,好了,就是這樣了,每個禮拜這樣,我就要你們好好去思想,這是我們的生死關頭了,這是我們的信仰問題,當我們的仇敵深入思想這些對我們發問的時候,我們到底怎麼回答? 我十二歲的時候,我的同學,就是初中一年級的同學就在我旁邊說, 「你的耶穌沒有什麼特別!」我說「為什麼?」「因為他是上帝嘛! 上帝被釘就裝作很痛很痛,其實沒有事情。」我那個時候才十二歲,整個人呆住了,怎麼有這樣聰明的同學在我旁邊?不信上帝又挑戰我,我下定決心要好好回答人的問題,所以今天才會問題解答,聽懂嗎?所以今天如果有人刺激你,問你,給你很困難的問題,這都是神給 你特別的恩典,就是不信主的人刁難你,你要為他的存在感謝上帝懂嗎?上帝藉著他訓練你,上帝藉著他刺激你,如果你不能答他就表示過你沒有好好預備。如果你能答他,盼望他可以信主,那麼你可以幫助更多的人。但是,如果你被他挑戰了以後你還不要去想,就罵他的話,「你硬著心,給魔鬼留地步!沒有悔改的,上帝丟棄你,撒但退去!」那你就越來越像撒但了。

基督教需要一些心腸寬大的,頭腦精細,而且心靈真正依靠上帝,滿 有智慧又肯謙卑,知道時代發展到什麼地步,又能從新舊庫拿出東西 供應人的人,阿們?可能就是你。 所以我相信這一群領受解經的人,有一些要被上帝使用做上帝的僕人 ,你不能逃避的。神既然給千萬人中間機會,難道是要你自己白白享 受嗎? 怎麼回答這個問題?耶穌能犯罪嗎?說「耶穌受試探可能犯罪」的請 舉手?越來越多,哦原來人家舉了你才敢舉?手放下來。「耶穌根本 不能犯罪」的請舉手? 那麼其他的呢? 「根本不知道」的請舉手, Agnosticism,是嗎?我告訴你,我也不也不知道怎麼回答, 但我可 以比較勇敢的提出兩句話: 第一、 logically yes. 第二句 ontologically no. 從邏輯的推演耶穌應當是可以犯罪的。從本體論 來說,他絕對不會犯罪。 那麼,這個到底沒有解答嗎?這個到底答了沒有?我告訴你,我不知 道,這個太難的問題了,但如果耶穌基督到世界上來做人的話,為什 麼說 logically ,yes. (ontologically, no. 呢? 因為如果我說 yes. 你先把耶穌的神性跟人性把他混在一起, 然後變成一個可以受 試探而失敗的話,那麼這個在永恆中間怎麼交待呢?但是如果你說「 可能犯罪」的話,你的意思就是把他「神性」跟「人性」分開,人性可能犯罪,神性 不可能犯罪。那麼,他的人性、神性可不可以分開呢 ?我們不能回答。但是我告訴你,耶穌基督是真受試探,正像他在肉 身中間受苦是真正受苦。耶穌是真正死,正像他死的時候,真正斷氣 ,真正死。

這個「真正死」、「真正受痛苦」、「真正流血」、「真正憂傷」、「真正飢餓」、「真正乾渴」、「真正痛苦」、「真正驚嚇起來」,這些都是表示他是有真正的人性 。那麼他真的能犯罪嗎?如果你說「他真的能犯罪」的話,你要從內心深處感謝主,他絕對沒有犯罪,他完全得勝了。這是很奧妙的一件事情。第二件事情,耶穌基督到底是不是因為他做了人才能了解我們的痛苦呢?是不是?你們剛才有沒有討論啊?是不是?不是!敢大聲一點嗎 ?(不是!)為什麼呢?因為神的全知全能不需要受「經歷」所影響 ,這是比較肯定的一件事情。所以當耶穌基督不來做人的時候,他就能了解我們一切的痛苦,那麼他為什麼還要來做人呢?是不是因為他要了解我們的痛苦?不是,他要我們了解「他了解我們」,大家說「他要我們了解他了解我們。」他要我們了解「他肯了解我們」,要我們了解他「已經了解我們」,了解我們「他真正了解我們」。這個對我們這軟弱的人是很大的幫助,所以這就是他慈悲的原因。「他成為 慈悲忠信的大祭司」,這個英文是 high priest,大祭司,一年只有 一個人的,而且,只有一次可以進到至聖所的。但是路加福音第三章告訴我們,當「希律第三年做王的時候,亞拿與該亞法做大祭司」,兩個,這是犯法的!這是違背律法的。耶穌基督是真正的大祭司,完 全照著律法的,完全照著摩西的律法,而耶穌基督受做祭司奠定禮的時候,設立他的那位上帝是藉著施洗約翰位給他按立做祭司。

你說「什麼意思?」就是當耶穌基督受洗的那一天,也就是他三十歲出來做 工,上帝藉著約翰給他膏立他大祭司的那個日子。為什麼約翰?因為 只有約翰有資格來按立耶穌。什麼原因呢?兩個原因:第一、施洗約 翰是祭司家庭生下來的真正的合法的祭司的傳統。第二、施洗約翰上 帝安排比耶穌更早半年生出來,所以在人的範圍位份比他更大的。所 以施洗約翰在給萬萬人施洗的時候,只是一個原因 ---- 為了「天國近了,你們要悔改受洗」。所以這些人受洗是為了認罪、悔改、潔淨 自己而受洗的。耶穌基督受洗是不是為了悔改呢?不是。耶穌基督受洗是不是為了他認罪呢?不是。耶穌基督需要潔淨嗎?不需要。那耶穌基督受洗為什麼呢?當耶穌到約翰面前要受洗的時候,約翰不好意 思,就講「應當我受你的洗,怎麼變成你受我的洗?」(參:馬太福 音:3 章 14 節)意思是什麼?「我在你面前是有罪的,我在你面前需要潔淨的。而你不是的,你為什麼受我的洗呢?」那麼既然耶穌基督不需要受約翰的洗,為什麼約翰還敢替他洗呢?原來約翰給耶穌施洗以前上帝對約翰說「有一位要來,你給他施洗的時候,聖靈降在他身上就證明他是用聖靈給人施洗的」(參:約翰福音:1 章 33 節)。所以耶穌受洗的時候,絕對不是為了他需要悔改。耶穌受洗的時候 ,絕對不是為了他需要潔淨。耶穌受洗的時候要向世人證明他才是真正用聖靈給人施洗的。約翰是什麼?用水給人施洗的。耶穌是哪一位?是用聖靈給人施洗的 。

大家說,「約翰是用水給人施洗的,耶穌是用聖靈給人施洗的」 那麼約翰怎麼知道哪一位呢?所以約翰受上帝的感動 ,上帝對他說「在你施洗中間有哪一個人聖靈降在他的頭上,那個人就是用聖靈施洗的。」所以耶穌基督受約翰的洗的時候,他回答約翰那一句話說什麼 ?「應當我受你的洗,怎麼你受我的洗呢?」耶穌說「我們理當盡諸般的義。」原文的意思,「我們應當照著律法的規條,順從上帝」; 他做祭司是照著律法的規條。律法的規條做祭司要三十歲;律法的規條祭司要被按立;律法的規條,祭司按立的時候是怎樣按立呢?在水濯盆那裡,水從上澆下來,從頭澆下來,到他的耳朵,一直到他的衣襟,是這樣給他設立做祭司的。所以約翰是祭司的兒子,約翰的父親名叫什麼?撒迦利亞,撒迦利亞是在聖殿裡面做什麼?做祭司的。所以約翰是從母腹裡面被聖靈充滿的,約翰是被生在祭司的家庭裡面的,約翰是從小明白律法的,約翰是神差來從母腹被聖靈充滿比耶穌更早生在地上來給耶穌做設立的這個工作的。所以只有約翰給耶穌設立。當約翰給耶穌按立做祭司的這個時候,形式上好像是普通的一件事情,給耶穌施洗,其實上帝對約翰說,「聖靈降在誰身上誰就是用聖靈施洗的,那一位就是基督,你要為他施洗。」當約翰給耶穌施洗的時候,我相信他不會違背聖經,他是照著聖經裡面水是從上面澆灌下來。

你們今天受浸的人,你以為受浸才合聖經,那你自己負責任,但我的信仰,我相信聖靈是從上面澆灌下來的,聖靈不是在下面,是從 上面澆灌下來,所以水從上面澆下來,這就照著聖經的教訓,聖靈就從上面澆下來了。當耶穌受洗的時候,聖靈就如同鴿子降在他的身上就有天上,天開的聲音說「這是我的愛子,我所喜悅的,你們要聽他」,聖靈降下來。所以我給人施洗的時候,我說「我用水給你施洗,預表聖靈降臨在你的身上」,這是受水洗,是受靈洗的一個代表。約翰用水洗,為耶穌鋪路,耶穌用靈洗,因為耶穌是叫人領受聖靈應 許的那一位,而聖靈從上澆灌下來,從上澆灌下來,這個澆灌用「水 」代表聖靈澆灌下來。耶穌做祭司是三十歲遵行律法,照著律法的規條受了按立,而上帝用施洗約翰來按立他。 第二個問題剛才提的,「耶穌如果不來做人,他能不能了解我們的痛苦呢?」能。但是他照樣要來做人,要使我們了解他願意明白我們的痛苦;要使我們知道,他體恤我們的軟弱;要使我們知道,他經歷過我們一切的痛苦。所以「受了死的苦」、「憂患之子」、「常經憂患,多受痛苦,為我們受盡許多的凌辱,為我們受盡鞭傷、刑罰」,這樣,他就體恤我們,這就是這一節最後的意思 ---- 「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這裡提到了「搭救」就表示他不但明白,他還能拯救我們。不但他了解,他還能使我們救脫,離開在試探中間的苦難,這樣就表示他原是全能的。如果他不是全能的,只是經歷過,他不過「了解」的話,他就不是救主。

感謝上帝,所以這一段聖經很清楚的把我們引到以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章提到整個祭司在至聖所的工作所要明白的那偉大的真理,這是結束前面卻啟發後面一個很重要承先啟後的引言, 我們大家再讀第十六到第十八節:「他並不救拔天使,乃是救拔亞伯拉罕的後裔。所以他凡事該與他的弟兄相同,為要在上帝的事情上,成為慈悲忠信的大祭司,為百 姓的罪獻上挽回祭。他自己既然被試探而受苦,就能搭救被試探的人。」 我們站起來,我們感謝上帝。唱詩:「十字架永是我的榮耀」我們為主耶穌基督慈悲忠信的大祭司,凡事為我們受盡試探搭我們脫離苦難感謝上帝!我們把一切榮耀歸給主,求主藉著這些話堅固我們的信心,更使我們真明白上帝的話,也更愛神所啟示的真理,我們大家懇切開聲禱告。「主啊,我們感謝,我們讚美你!因為你的恩,你自己的愛你與我們同在,叫我們在你面前領受這樣的恩典,我們把一切榮耀歸給你。求主你捆綁撒但的作為,求主你吩咐牠遠遠的離開我們,你不讓牠在我們中間有絲毫攪擾的工作。主啊,求主你給我們明白你的話,你是這樣的愛我們,你為我們的緣故你披戴了肉身,你為我們的緣故接受試探,你為我們的緣故你受盡各樣的痛苦。主啊!你能搭救凡受試探的人,你是慈悲的救主,你是忠信的救主,你是為百 姓獻上挽回祭的救主。我們感謝讚美你,我們把一切榮耀歸給你,願主你施恩賜福,加添我們的力量,我們感謝讚美你,奉主耶穌基督的聖名求的。阿們。 」

我們再為下去禮拜無論解答問題,無論是解經大會來禱告,我們一同開聲來禱告: 「主啊,我們在你面前再一次為下個禮拜來禱告,為你無用的僕人禱告,給他每天奔跑,每天飛行,每天講解,有主你的力量豐豐富富充滿在他的身上,你與他同在,給他把你的話傳講清楚,把你自己的旨意傳講得週全,使我們在你面前領受你的話語,我們的信心得著堅固,我們的靈性 得著興旺,我們愛你愛人的心也被豐盛起來。主啊,你聽我們的禱告,我們感謝讚美你,願主你施恩,與主你賜福,我們如此仰望祈求,是奉主耶穌基督得勝的尊名求的。阿們。」

我們安靜在主的面前。跟著我禱告:「主啊,我感謝你,你真是慈悲忠信的大祭司。你既然捨了自己,為我的罪獻上挽回祭,你既然願意受試探,代替我受苦,你就能搭救我。求主幫助我,使我在你面前因信心和依靠,我得勝我四週的事情,得勝撒但的試探、罪惡的誘惑、世界的敗壞以及魔鬼的控告。求主聽我的禱告,奉主耶穌基督的名。阿們。」 請坐,我們一同唱詩,這本詩歌第兩百十六首「時刻需你」。我們唱詩的時候給大家一次的機會舉行感恩的奉獻。

時刻需你

1. 我時刻需要你,救主恩深,誰有柔聲像你,安慰我心。

2. 我時刻需要你,與我親近,魔鬼若來試探,靠主得勝。

3. 我時刻需要你,或憂或樂,主若不來同住,我就枉活。

4. 我時刻需要你,賜我恩言,願主寶貴應許,於我成全。

5. 我時刻需要你,主旨遵行,天天查考聖經,到主再臨。

(副歌) 我需你,我真需你,每時刻需要你,望主隨時施恩惠,我來就你。

 

第一頁 第二頁 ︱ 第三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