拯救的使命 |
|
圣人的使命,一言以蔽之,就是拯救世人:“善于行走的不留踪迹,善于言辞的没有暇疵,善于计算的不用器具。善于关门的不用门插,却无人能开;善于捆绑的不用绳索,却无人能解。圣人就是这样一直善于拯救世人,无人被弃之不顾;一直善于挽救万物,无物被弃之不顾。这就叫承袭光明,传递光照”(27章)。这里明确指出了圣人的使命是拯救;这种拯救非同一般,乃是从上头来的光照,“是谓袭明”;这种拯救是普世的拯救,“故无弃人”,“故无弃物”;这种拯救是大能的拯救,恰如“善行、善言、善数、善闭、善结”者一样,“圣人常善救人”。耶稣,即Jesus,希伯来原文是Joshua,意思是“主来拯救”(The Lord Saves):“他要将自己的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马太福音)。(见“解读资料之二十九:大能的拯救”)
“复众人之所过”,点明了拯救的含义是离罪悔改,回归大道。正像耶稣“要将百姓从罪恶中救出来”,老子预言圣人要“将众人从过犯中领回来”:“圣人要世人所遗弃不要的,而不看重世人所珍惜看重的;圣人学世人以为愚拙而不学的,将众人从过犯中领回来。圣人这样做,是顺应万物的自在本相,而不是一己的作为”(64章)。因为圣人之道“与物反矣”(65章),“反者道之动”(40章)。
“圣人抱一为天下式”,则点明了拯救的途径是圣人的“抱一”、“为式”,即与大道合一,作人与道的中介。这里内涵着圣人要做出牺牲的意思:“知道其荣耀所在,却甘受屈辱,知道其光明所在,却甘守暗昧”,然而他是那“曲则全者”。
“圣人以百姓心为心”,表明圣人拯救的对象,是世人的灵魂。耶稣一入世,就把一切外在的律法都超越了。他一开口就直逼人心:不再只是“不可杀人”,乃是凡恨人的就是杀人;不再只是“不可奸淫”,乃是凡动淫念的就犯了奸淫罪;不再是“不可背誓”,乃是凡起誓的就是出于那恶者;施舍时,不要叫左手知道右手所作的;祷告时,要关上门向暗中的父说话,等等。这一切,耶稣说,是要成全律法。怎么成全?就是将神的道种在人心中。这正是先知所预言的:“那些日子以后,我与以色列家所立的约,乃是这样:我要将我的律法放在他们里面,写在他们心上”(耶利米书)。老子笔下的圣人,正是这位拯救心灵的耶稣:圣人对世人,是虚其心,浑其心,以其心为心,使人像婴孩一样全心贯注于他(3、12、49章)。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