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謙卑順服,真正效法基督
唯獨在神律法的優美中行事為人,才顯出我們是神的兒女。
在上帝的律法中包括新生命的活力,借此我們可以完全恢複上帝在我們裡面的形象;但因為在本性上我們是遲鈍的,所以我們需要借著一項指導原則來刺激我們、
幫助我們。
從心裡真正悔改的人不一定不走錯路,有時會感到迷惑,因此要考查聖經,找出一個基本原則來改變我們的生活。
古教父論到有關道德的問題,曾著作浩瀚,但並非喋喋不休;既便學術性的論文亦不能窮盡一項道德的底蘊。
然而,真正的敬虔不一定在乎誦讀教父等人的優美著作,所需要的只是為了解聖經的基本原則即可。
加爾文在此插入︰“我不適宜寫長篇大論的文章,因為我愛簡潔。或許我將來也要試一試;否則的話,我還是讓賢,叫別人去作。”
可是,哲學家慣于說到一般性的原則,但聖經有它自己的體系。
哲學家是有野心的人,因此他們志在立論精辟,解釋詳明,表現他們的聰慧,得心應手;而聖經卻有優美的言簡意賅,其確實性非哲學家所能及。
哲學家往往矯揉造作,但聖經卻有不同的方法(直接與坦告),是不可忽視的(明顯加爾文在此系指林前一、二、三章)。
在許多精彩絕倫的聖經教訓當中,還有什么根本原則比“你們要聖潔,因為我是聖潔的”更好的呢?
當我們分散如同失群的羊,失喪在這世界的迷宮中時,基督把我們聚集起來,使我們重新回到他那裡。
聖潔不是借以與神有交通的功德,乃是基督的恩賜,使我們靠近他、跟隨他。
神與罪惡和污穢毫無瓜葛,這乃是他的榮耀;如果我們希望得蒙上帝的選召,我們
必須將此事存記在心。
假如我們一生都愿陷于污泥中,那么,我們從世界的罪孽與污穢中被拯救出來又有
什么意義呢?
假如我們愿作上帝的兒女,就必須聽他的勸導住在聖城耶路撒冷。耶路撒冷是聖
地,因此它不容污穢的居民褻瀆。上帝的聖所必須保持潔淨。利十九2;彼前一
16;賽三十五10;詩十五1-2,二十四3-4。
因為父神已在基督裡叫我們與他和好,所以他吩咐我們要效法基督,以他為我們
的榜樣。
讓那些以為哲學家才有公正的和系統的道德哲學的人,指示我們一個比順服基督,
跟從基督更美好更完整的方法罷﹗
哲學家所謂最高尚的美德,不外是要我們去過一個自然的生活,但聖經卻指出完全
的基督為我們的榜樣。
我們應該在生活中表現基督的品格,因此除此之外,還有什么比這更激動人心的教
訓呢?除此之外,還有別的需要嗎?
我們若不熱烈地以祈禱的心尋求基督的義,那么我們不但是毫無信心,背叛造我們
的主宰,也是棄絕了他,不認他為我們的救主。
上帝既然是我們的父,若我們不謹守兒女的本分,便是忘恩負義。
基督既然以他的寶血洗淨我們,並用洗禮使我們潔淨,我們決不可玷污自己。
基督既然使我們與他連結,成為他的肢體,我們就不可有任何的瑕疵,以致使他
蒙羞辱。
我們元首基督既然上升于天,我們就當拋棄屬世的情欲,專心地仰望他。
聖靈既然把我們獻給上帝作為他的聖殿,我們就該盡力彰顯上帝的榮耀,不可褻瀆
他的聖所。
我們的身體與靈魂,既然都要承受一個不朽壞和永不衰殘的冠冕,我們就當盡力保
持它們清潔,毫無玷污,直等到主的降臨。
這是生活規范最好的根基,這不是在哲學家當中所能找著的,哲學家所推崇的道
德,從未超越人類自然的尊嚴。(聖經把我們引至唯一無罪的救主耶穌基督面前,
羅六4以下,八29)。
除了那些憑福音的道理真正了解他的人以外,沒有人曾與基督有交通。
凡未拋棄那為私欲迷惑所敗壞的舊人,而披戴基督的人,使徒不承認他們是真認識
基督。
不論他們怎樣花言巧語談論福音,他們對基督的表面的認識,都是虛偽有害的。
所以掛名的基督徒應該停止以無為有的說法,停止夸口污辱上帝,讓他們表示他們
不配稱為他們的主基督的門徒。
我們把那包含我們信仰的知識放在第一位,因為它是我們得救的開端。
如果信仰不能改變我們的心,使我們的生活方式澈底信仰化,並把我們改造為新
人,信仰就與我們無益。
基督徒更有充分的理由,去察驗那些在嘴皮子上講福音,而在內心卻毫無福音的
人。
若與真信徒的信念、愛心與無限的能力相比擬,哲學家的勸告是冷酷而無生氣的
(弗四20以下)。
在未確定某人是不是基督徒以前,就要求他達到福音的完全,是不公允的。
假如我們設立一個絕對的標準,就不可能有教會了,因為就是我們的聖人也離理想
太遠,就是那些稍有進步的人,也在被摒棄之列。
你不能和上帝討價還價︰履行他指派給你的一部分職責,又隨意忽略另一部分。
因為他首先吩咐我們在敬拜上要專心誠意,不可有絲毫虛偽、假冒。
心懷二意是與屬靈生命發生沖突的,這屬靈生命暗示在追求聖潔與公義上向神誠實
無偽。
可是在今世肉體的囚房裡,沒有一個人有充分的力量,能夠適度的儆醒,勇往直
前,反而大多數的人(基督徒)迫于無能,躊躇猶豫,甚至匍匐在地,前進有限。
沒有一個人該因為不能進步而感憂郁,不拘他的進步是如何的小,他總是進步了。
我們要全力以赴,在主的道上不斷地努力向前;不要因成就微小而失望。
雖然有時我們趕不上,但只要我們這一天超過前一天,我們的努力就沒有白費。
不要忘記我們的目標,向著標竿直跑。不要驕傲自負,不放縱情欲。
要朝著高度的聖潔邁進,最終達到至善完全的地步,這是我們一生所追求的,但只
有當我們脫離屬地的弱點時,我們方能與神有完滿的交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