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課程 -- 基督教教義

第十一課

論主的聖餐

主日廿八至三十



論主的聖餐
主日廿八至三十將用來討論基督親自設立的第二個聖禮,即聖餐。

主日廿八

問75︰聖餐如何向你表明並印証你是有份于基督在十字架上一次的犧牲及一切恩惠呢?
答︰就是︰基督已經吩咐我和眾信徒吃這掰開的餅,喝這杯,並作了以下的應許(a)︰ 第一,他的身體在十字架上為我舍了,破裂了,他的血為我流了,正如我親眼看見主的 餅為我掰開,主的杯遞給我一樣確實;再者,他被釘的身體和流出的血,喂養我的靈魂 直到永生,正如我從神仆人的手接受,並用嘴吃喝主的餅和杯,作為基督的身體和血之 標記一般確實。

(a) 馬太福音26︰26-28,馬可福音14︰22-24,路加福音22︰19-20,哥林多前書10︰16-17,
  11︰23-25,12︰13

逾越節羔羊的血
以色列人曾在埃及地為奴數百年。出埃及的那一夜,按照神的命令,每個猶太人家庭都要 吃一只羔羊,再把羔羊的血涂在房門框上。這血起了保護他們的作用︰滅命的天使將要擊 殺所有埃及人家的長子,但要越過門框上有血的猶太人家。這血救贖了他們脫離毀滅,但 並不是因為血本身有什么威力,而是因為它預表基督將來在十字架上的犧牲。他所獻的身 體和血將把罪人從罪孽和對罪的刑罰中真正拯救出來。羊羔及其血是用來堅固他們對神將 要拯救他百姓的信心。

主吩咐他的子民從那時起每年守逾越節作聖禮。在逾越節的晚餐中,每家每戶都要宰殺一 只羔羊吃了,以紀念在埃及地的逾越節羔羊,同時也預表將來為罪獻上自己的神的偉大羔 羊。主要用此來堅固他百姓對即將來到的救主的信心。

聖餐的設立
基督在十字架上受死的前夜,已知次日要發生的事,與門徒們同吃了最后一次逾越節的晚 餐。在這晚餐上,要吃羔羊,餅和酒。吃完了逾越節的羔羊,基督拿起一塊餅,掰開了, 遞給他的門徒吃。然后他將酒杯遞給他們喝。他吩咐他們從那時起,要常守聖餐,在聖餐 上吃餅喝酒,來記念他,直到他在雲彩中再來的日子。

基督就這樣用新約的聖餐取代了舊約的逾越節聖禮。

聖餐的重要意義
基督同時也向他的門徒解釋了這一莊嚴儀式的重要意義。掰開的餅象征著他即將破碎的身 體,倒出的酒象征著他在各各他山的十字架上傾洒的寶血。就象逾越節的羔羊指向未來, 我們每次守聖餐時,餅和酒則指向過去。兩者都代表基督為罪人代贖所獻的祭。保羅說︰ “因為我們逾越節的羔羊基督已經被殺獻祭了”(哥林多前書5︰7)。

維持並堅固信心
聖餐是用來堅固門徒和后來所有信徒的信心。當信徒了解他們罪的可憎時,他們有時會害 怕這些罪太重,得不到赦免。但是,基督在聖餐中向這些信徒保証,正如在他們眼前餅被 掰開,杯遞給他們一樣確實,他們可以相信他的身體是為他們所有的罪破碎,寶血是為他 們所有的罪傾洒。

通過聖餐,他們因為相信基督而得的屬靈生命得到維持。他們的靈命因基督被釘的身體得 到滋養,因他的寶血得以更新。基督自己說過︰“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舍的”(路加福 音22︰19),“這是我立約的血,為多人流出來,使罪得赦”(馬太福音26︰28)。

餅和酒都是標志。聖餐表明和保証了︰就象信徒看見並嘗到餅和酒一樣千真萬確,他們也 可以知道他們的確是在分享基督和他的死所帶給他們的恩惠,有朝一日他們將完全與他同 在,享受永生。

問76︰吃基督被釘的身體,喝他所流的血,是什么意思?
答︰這不僅是指我們用信心領受基督的苦難和死,借此獲得赦罪和永生(a),更是指 我們借著居住在我們和基督裡面的聖靈,漸漸聯于他聖潔的身體(b)。這樣,雖然他在 天上(c),我們在地上,我們仍是他“肉中的肉,骨中的骨”(d),並且永遠由一個 靈管理,正如身上的肢體由一個靈魂管理一樣(e)。

(a) 約翰福音6︰35,40,47-48,50-51,53-54
(b) 約翰福音6︰55-56
(c) 歌羅西書3︰1,使徒行傳3︰21,哥林多前書11︰26
(d) 以弗所書5︰29-30,3︰16,哥林多前書6︰15,約翰壹書3︰24,4︰13
(e) 約翰福音6︰57,15︰1-6,以弗所書4︰15-16

吃基督的身體,喝他的血
吃餅好像是吃基督被釘的身體;喝酒好像是喝基督的血。他親口說過︰“信的人有永生。” “吃我肉喝我血的人就有永生”(約翰福音6︰47,54)。

這裡所表達的非常清楚有力,是用比喻的語言表明︰在聖餐上用信心吃喝,加強了信徒和基 督之間緊密的,不可分割的聯系。

這裡強調的有兩件事。聖餐提醒我們,信徒分享了基督的受苦受死為他們取得的功德,從 而接受了對所有罪的饒恕和永生。他用自己的死,將生命賜給信徒。他們以這種方式與他的 受苦和受死聯合;他的死使他們免于定罪。

同時,通過領受聖餐,信徒與基督聯合的信心也得到加強。這聯合非常的緊密,這裡也用 了比喻的語言進行清楚有力的描繪。保羅說︰“因我們是他身上的肢體”(以弗所書5︰30)。 基督也曾對他的門徒說︰“我是葡萄樹,你們是枝子”(約翰福音15;5)。

一個屬靈的身體
與基督聯合的信心包括了什么?這聯合是怎樣保持的?人的頭和身上的肢體是為一個靈魂 所管理指揮。如今基督和信徒也一同形成一個屬靈的身體︰基督是頭,信徒是身上的肢體。 在這個屬靈的身體裡住著一個靈,就是聖靈。聖靈既在基督裡,也在信徒中作工。基督和 信徒永遠靠同一聖靈而活,為同一聖靈所管理和帶領。沒錯,根據他的人性,基督如今在 天國,而信徒在地上。但論到他的神性,威榮和恩典,他總是與他的兒女同在(主日十八, 問答47)。因此,他在離世升天時的應許是真實可信的︰“我就常與你們同在,直到世界 的末了”(馬太福音28︰20)。

問77︰基督在何處應許了他會用他的身體和血喂養信徒,正如他們 吃這掰開的餅,喝這杯呢?
答︰關于設立聖餐,經上這樣記著說(a)︰“主耶穌被賣的那一夜,拿起餅來,祝謝 了,就掰開,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舍的;你們應當如此行,為的是記念我。’ 飯后,也照樣拿起杯來,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你們每逢喝的時候,要如 此行,為的是記念我。’你們每逢吃這餅,喝這杯,是表明主的死,直等到他來。”( 哥林多前書11︰23-26)。保羅把這應許反複地說︰“我們所祝福的杯,豈不是同領基 督的血嗎?我們所掰開的餅,豈不是同領基督的身體嗎?我們雖多,仍是一個餅,一個 身體;因為我們都是分受這一個餅”(哥林多前書10︰16-17)。

(a) 馬太福音26︰26-28,馬可福音14︰22-24,路加福音22︰19-20

基督自己的應許
在聖餐中和通過聖餐與基督聯合是信徒自己得出的結論呢,還是基督自己的應許?基督自 己是這樣應許的。在何處呢?是在他與門徒吃最后的逾越節晚餐時。那時他拿起餅來, 說︰“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舍的”(哥林多前書11︰24)。他死在十字架上,身體就破 碎了。拿起杯來,他說︰“這杯是用我的血所立的新約”(哥林多前書11︰25)。在《聖 經》時代,這樣的約常用流血的祭品來加以確証。在約中,立約的人許下誓言。在基督的 這個約中(我們稱之為新約),基督應許了他將洒下寶血,好赦免我們的罪。

保羅按照他從基督那裡得知的如實描述。因此,保羅在《哥林多前書》第十章中指出︰與 基督的信心聯合,在聖餐的吃餅喝酒中得到堅固。通過主的聖餐,信徒之間的聯合也得到 加強,因為他們一起分享同樣的餅和酒。

祝福的杯
保羅談到祝福的杯。信徒一起為神的無法言表的榮耀恩典而感謝贊美他。神賜下他的愛子 為我們作贖價︰基督用他的死為他所有的子民承擔了刑罰。祝福的杯(逾越節所用杯之一) 得到祝福︰它在聖餐上成聖,作特殊的用途。

主日廿九

問78︰餅和酒成為基督的真身體和血嗎?
答︰不(a);正如洗禮中的水並沒有變為基督的血,也沒有成為罪惡得以洗淨的本身, 它只是神所立的表記和保証(b);照樣,聖餐中的餅並沒有變為基督的身體(c),而 只是照聖禮的本質和慣例(d),稱為基督的身體。

(a) 馬太福音26︰29
(b) 以弗所書5︰26,提多書3︰5
(c) 哥林多前書10︰16,11︰26
(d) 創世記17︰10-11,出埃及記12︰11,13,13︰9,彼得前書3︰21,哥林多前書10︰3-4

羅馬天主教關于聖餐的教義
很顯然,《聖經》談到了基督和信徒之間非常深切,緊密的聯合。我們可以說他們組成了 一個身體,為一個聖靈所引領。主的聖餐--就是吃基督被釘的身體,喝他的血--特別加固 這種聯合。

這就引起了一個問題︰是否有什么發生在餅和酒上?它們可不可能通過一種神秘的,魔術 般的方式轉化為基督的肉和血,這樣我們就真的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根據羅馬天主教的教 義,正是這樣。這是該教會的官方教義,于1215年的一次大公會議(就是教會所有分部的 一次公會)上宣布。當神父重複基督的話語(“這是我的身體”)時,根據羅馬天主教教 義,餅和酒真的化質為基督的肉和血。據此,餅和酒本身就能強化與基督的聯合。

《聖經》的教訓
但是,這種教義不符合《聖經》,遭到《海德堡要理問答》作者的拒絕。在《聖經》的任 何地方我們都找不到根據來支持這樣的教義。

聖餐上的餅和酒與平常的餅和酒沒有什么不同,就如洗禮所用的水依然是水,並沒有轉化 為基督的血。餅和酒本身並不能作任何事,正如洗禮的水本身並不能洗去任何的罪。

但是,聖餐上的餅和酒還是非常特殊(洗禮的水也是一樣)。它們是聖禮的要素。聖禮並 沒有包括任何魔術般的變化,而是用來作一個標記和一個保証。這個保証非常有力,以至 于這一標記和標記所代表的是用同一個詞來描繪。例如,在聖餐中我們稱餅為基督的身體。 我們將進一步解釋這個問題。

問79︰那么,為何基督稱餅為他的身體,杯為他的血,或用血所立 的新約,並且保羅也說同領受基督的身體和血呢?
答︰基督這樣說,並非沒有重大原因︰他一方面借此教訓我們,正如餅和酒維持在世的生 命,他被釘的身體和流出的血也是維持我們靈魂直到永生的真正飲食(a);另一方面,當 我們為記念他而領受這些聖潔的表記時,他以這有形的表記和保証,擔保借著聖靈的工作, 我們是真正在分享他的身體和血(b);而且他一切的苦難和順服,也確實是我們自己的, 猶如我們自己受了苦,成全了一切一般。

(a) 約翰福音6︰55
(b) 哥林多前書10︰16

餅和杯︰基督的身體和血
為什么餅和杯被稱為基督的身體和血呢?為什么保羅說分享聖餐時,我們同領受基督的身 體和血呢?因為在聖餐中有些很特別的東西。首先,聖餐教導我們︰餅和酒代表,象征著 什么。它們是作了一個比較︰就如普通的餅和酒維持我們在世的生命,基督被釘的身體和 傾洒的血則維持我們屬靈的生命,喂養我們的靈魂。因為他用自己的死給了我們生命。因 此聖餐是一個象征,一個例証。

聖靈和聖餐
另一方面,聖餐中還有別的事發生,不是因為餅和酒本身有什么特殊的魔力,而是因為聖 靈在我們心裡的工作。

我們用嘴吃餅喝酒,聖靈則使我們用信心接受基督。借著吃餅喝酒,聖靈使我們確信我們 與基督同受苦同受死。正如我們用嘴嘗到了餅和酒這些聖潔的標記一樣確切,我們也接受 了它們所代表的事實。這樣聖靈在我們心裡確証基督的身體為我們被釘,寶血為我們流出。

因此我們可以,也能夠相信,並因這些表征確認︰我們已經接受了對罪的饒恕和永生。我 們與他的死和他順服的生命有了如此緊密的聯系,就好像我們自己為我們的罪受了刑罰, 我們自己完全順服了神的律法一樣,神的公義因之獲得了滿足,就賜給我們饒恕和永生。

真正的信心還在這屬靈的交通中經歷了基督通過他的聖靈和恩典所展示的神性。

餅和酒作為保証
答案也把餅和酒稱為保証。一個人要是下了保証,就說明他要言出必行。神給了我們餅和 酒的保証,來使我們確信他將饒恕我們的罪,賜我們永生。

基督親口說過︰“我的肉真是可吃的,我的血真是可喝的”(約翰福音6︰55)

主日三十

問80︰聖餐與天主教的彌撒有何不同?
答︰聖餐向我們証明,借著耶穌基督一次在十字架上所獻的祭,我們的罪全得赦免(a); 且我們借著聖靈被接入基督(b),他具有真身體,現今在天父的右邊(c),在那裡受 我們的敬拜(d)。但彌撒教導人,除非神甫天天為人獻上基督,活人死人都不能因基 督的受苦而使罪得赦免;且以為基督肉身是在餅和酒裡面,因此基督應在它們裡面受 敬拜。故此,彌撒的本質,不過是否認了耶穌基督一次的獻祭和苦難(又是一種可咒 可詛的偶像崇拜)(e)。

(a) 希伯來書10︰10,12,7︰26-27,9︰12,25,約翰福音19︰30,馬太福音26︰28,路加
  福音22︰19
(b) 哥林多前書10︰16-17,6︰17
(c) 約翰福音20︰17,歌羅西書3︰1,希伯來書1︰3,8︰1
(d) 馬太福音6︰20-21,約翰福音4︰21,路加福音24︰52,使徒行傳7︰55,歌羅西
  書3︰1,腓立比書3︰20,帖撒羅尼迦前書1︰10
(e) 希伯來書9︰26,10︰12,14

聖餐與彌撒
問題80問到主耶穌基督所設立的聖餐與羅馬天主教會的彌撒之間有何不同。

羅馬天主教會所謂“祭壇的聖禮”包括兩個部分︰彌撒和聖餐。

彌撒是獻祭︰神甫一次又一次地用不流血的方式,以一塊受了祝福的小圓餅的形式向神的 祭壇獻上基督,同時宣布基督的話︰“這是我的身體,為你們舍的”。根據羅馬天主教的 教導,這塊小圓餅在那一刻化質為祭品︰餅轉化為基督的身體。基督在聖餅裡顯現他的神 性和人性。這樣,就把基督在祭壇上,聖餅中再一次獻給了神。會眾仰望聖餅,敬拜它, 以這種方式參與獻祭的儀式。在這個儀式中,神甫念出那些為之獻祭的人的名字,甚至可 以是已經死了,但尚在煉獄中的人。

根據羅馬天主教,這種在彌撒中一再重複基督在十字架上的獻祭是必要的。他們說只有餅 和酒一再確實地轉化為基督的身體和血,會眾才能獲得基督在十字架上取得的救恩。在彌 撒中,這一轉化每一次都重新發生。會眾仰望且敬拜祭品,從而得到權利吃基督的身體( 和血)。彌撒之后,是分享聖餐。

聖餐
聖餐上,神甫把聖餅,一塊不容易碎的餅放在領聖餐者的嘴裡。整個教會吃這塊餅。只有 屬靈領袖的神甫,才能又吃餅又喝酒。只有神甫才能喝酒,是為了防止基督的血不小心被 洒出來。

一次獻祭就已足夠
問題80 的答案徹底駁斥了羅馬天主教的這種觀念。《聖經》中絲毫找不出支持它的根據。 十字架上的一次獻祭就足以饒恕神的兒女的所有罪。任何人不能也不應加上其他獻祭,否 則就是對各各他山上一次獻祭的能力的否定。基督的人性現在在天上,我們必須僅在那裡 敬拜他。

保羅寫道︰“但基督獻了一次永遠的贖罪祭,就在神的右邊坐下了。。。因為他一次獻祭, 便叫那得以成聖的人永遠完全”(希伯來書10︰12,14)。“所以,你們若真與基督一同 複活,就當求上面的事,那裡有基督坐在神的右邊”(歌羅西書3︰1)。

教會與基督的獻祭合作,來求得這獻祭所取得的救恩是不必要的。不是教會,而是聖靈在 信徒的心裡運用這救恩。他把我們連接于基督的身體,使我們得以與基督有屬靈的交通。

可咒可詛的偶像崇拜
這是非常嚴厲的話語,根據《聖經》卻是非常有理的︰彌撒是可咒可詛的偶像崇拜。因為 彌撒把惟獨神,我們的創造者應得的尊榮給了聖餅。將本應給神的尊崇給了神的創造物, 就是偶像崇拜。當我們把同樣的尊崇給創造者又給被造物時,就違反了神律法的第一和第 二條誡命(出埃及記20︰3-5)。

再次有形地表現一次獻祭嗎?
有些現代羅馬天主教徒的看法是︰彌撒並不是一再重複各各他山上的獻祭,而是再一次有 形地表現之。但這種看法也是不符合《聖經》的,必須加以拒絕。只有基督親自設立的聖 餐才符合《聖經》。加上了人為的儀式,聖餐就失去了它原本的光彩。

問81︰ 誰可來到主的桌前?
答︰就是那些厭惡自己的罪惡,卻相信得蒙赦免,以及后來的軟弱也可以由基督的受 苦,受死得蒙掩蓋的人;他們會渴望逐漸加強信心,改進生活。但不悔改和假冒為善 的人,乃是吃喝自己的罪(a)。

(a) 哥林多前書11︰28,10︰19-22

聖餐領受者的標志
在《聖經》的基礎上討論了聖餐是什么和不是什么以后,我們現在要問基督是為何人設立 了聖餐。

答案中提到了聖餐領受者應有的三個標志︰厭惡自己的罪惡,信靠基督和他所成就的工作, 以及要過聖潔生活的渴望。所有這三個標志必須出現在聖餐領受者的身上。只有這樣,他 們才能真正接受主在聖餐裡所作的應許。

厭惡自己
首先,他要因為自己的罪惡而厭惡自己。如果我們沒有因著神的恩典接受一顆新心,我們 通常只會愛自己。雖然我們渾身缺陷,我們還是會以為自己基本上是好人,或者至少是想 作好人。厭惡自己包括極其痛恨自己一切的罪孽,譴責自己不僅不是什么好人,而且內心 根本就是完全的敗壞。然后我們就經歷並承認︰按天性來說我們是恨惡神和別人的(見主 日二,問答5)。我們完全無能作任何的善功,而是傾向于作所有的惡事(見主日三,問答8)。

我們自己不能生發這樣的厭惡,因為這與我們愛自己相抵觸。這種厭惡是聖靈的工作。他使 我們這些自視甚好的人,意識到因為罪我們其實是失喪的。他把這些失喪的人帶到基督面 前。先知以西結宣布耶和華神的話說︰“我也要賜給你們一個新心,將新靈放在你們裡面。。。 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那時,你們必追想你們的惡行和你們不善的作為, 就因你們的罪孽和可憎的事厭惡自己”(以西結書36︰26-31)。

2 相信罪得蒙赦免
其次,他相信自己所有的罪,以及悔改歸正后的軟弱(這軟弱常阻止我們完全地按神的旨 意行)都因著基督的受苦和受死得了赦免。這種相信也是源于聖靈在人心裡所作的工。這 個罪人因為自己的罪孽,只覺得自己罪該萬死。但同時,他相信神愿意饒恕他的罪。然后 他相信神所說的關于他的話︰“我要赦免他們的罪孽,不再記念他們的罪惡”(耶利米 書31︰34)。聖靈不僅是在那些已經改進了他們生活的罪人心裡,也在那些因為自己的罪 孽灰心喪膽的罪人心裡作這種信心之工。那時,他就因聖靈的工作,靠著信心到基督那裡避難。

這種信心必須存在,雖然它或許軟弱或許強大。它會在人裡面一次又一次受到殘留的軟弱 的襲打。但一次又一次,這種信心也帶領罪人重歸基督和他的恩典。就象那個重病孩子的 父親,來求主醫治。耶穌對他說︰“你若能信,在信的人,凡事都能”。孩子的父親立時 喊著說︰“我信,但我信不足,求主幫助﹗”(馬可福音9︰23-24)。信心並不總是對它 自己有把握,但對神因為基督的緣故愿意赦免一切罪惡的應許滿有把握。一個人不需要有 強大,肯定的信心才能參加聖餐。主的聖餐就是為了加強信心。同時,那些參加聖餐的人 必須有真實,有生命力的信心。

3 感恩的生活
第三個標志是渴望信心得到堅固(也靠聖禮),過更聖潔的生活。那些知道罪的嚴重性和 饒恕的奇妙的人不會向往其他。這也是聖靈的工作︰“我必將我的靈,放在你們裡面,使 你們順從我的律例,謹守遵行我的典章”(以西結書36︰27)。

要求自省
唉,在基督徒教會裡總是有假冒為善者。這些人口口聲聲說(有時也自以為)他們因為自 己的罪孽而恨惡自己,相信他們的罪已蒙饒恕,愿意過聖潔的生活,但實際上滿不是這么 回事。他們沒有象他們表現出來的那樣,脫離自愛和愛罪惡;沒有以一顆誠實的心歸向神。

當這種假冒為善者領受聖餐時,他們實際上是在吃喝自己的罪。這是心硬化的審判︰他們 日益相信他們對自己的看法,而越來越不能接受《聖經》對他們的警戒,去省察自己究竟 是否真是神的兒女。這種審判並非最后的審判,他們還是有機會歸向神,就如保羅,在自 我欺騙中,被基督歸化(使徒行傳第九章)。

聖餐總是要求我們自我反省︰“人當自己省察,然后吃這餅,喝這酒”(哥林多前書11︰28)。

問82︰凡言行顯明不信神的人,也被準許領受聖餐嗎?
答︰不;因為如此行乃是褻瀆神的約,激起他的忿怒降在全會眾身上(a);所以,照 著基督和使徒的吩咐,基督教會必須使用掌管天國鑰匙的權炳,摒除這等人,直至他們 改正自己的生活。

(a) 哥林多前書11︰20,34,以賽亞書1︰11,66︰3,耶利米書7︰21,詩篇50︰16

摒除不信者
信徒必須省察自己是否配領聖餐。但是教會是否也該審查那些想領聖餐的人呢?教會可否 把一些人摒除在聖餐之外呢?那些或在教義上或在行為上顯明不是真基督徒,倒是不信者 的人是否要被摒除呢?

教會不應論斷人在自我省察中內心是否誠實,而應在愛裡接納每一個看上去是真基督徒的人。

但是教會應該根據一個人的言行來判斷。那些在信仰上或行為上明顯地與自稱基督徒的告 白相反的人,必須被摒除出聖餐。教會必須用天國的鑰匙把他或她擋在門外。基督把這些 鑰匙給了彼得,也在他裡面給了教會(而不是教皇)︰“我要把天國的鑰匙給你”(馬太 福音16︰19)。

褻瀆神的約
若是讓不信者領聖餐,我們就褻瀆了神的約,聖靈就會撤去他祝福之工。那時屬靈的黑暗, 叛教和謬誤就會充斥教會,神的忿怒將降在會眾身上。分裂,異端和誤用聖餐曾被哥林多 教會容忍。保羅就此寫信給他們︰“因此,在你們中間有好些軟弱的與患病的,死的也不 少”(哥林多前書11︰30)。

下個主日我們將討論什么是天國的鑰匙。

第十一課問題(主日廿八至三十)

1. 聖餐中強調了哪兩件事?(問答76)
2. 在聖餐中,餅和酒的祝福代表了什么?(問答77)
3. 哪一個教會教導說在祝福餅和酒時,它們轉化成了基督的身體和血?(問答78)
4. 為什么這種教導為《要理問答》所駁斥?(問答78)
5. 信徒在聖餐中經歷了什么?(問答79)
6. 這種經歷是因為餅和酒裡有什么魔力嗎?還是因為其他的原因?是什么呢?
  (問答79)
7. 基督是怎樣臨在聖餐的?(問答79)
8. 為什么餅和酒被恰當地稱作“保証”?(問答79)
9. 神甫在彌撒中作什么?(答案80)
10. 為什么敬拜聖餅要被視為偶像崇拜加以拒絕?(答案80)
11. 一個領聖餐的真信徒有哪三個標志?(答案81)
12. 什么是假冒為善?(答案81)
13. 為什么那些教導不符合《聖經》的教義或過不信者生活的“基督徒”不應被允許領
  聖餐?(答案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