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課程 -- 基督教教義
人的愁苦
主日二至四
主日二至四是《海德堡要理問答》的第一部分,
處理第3到第11個問題,討論人的愁苦。
主日二
問3︰你從何處知道你的愁苦呢?
答︰從神的律法(a)。
(a)羅馬書3︰20
什么是人的愁苦?
愁苦究竟是什么?它是指我們處于一種完全不幸或極端不快樂的境況。我們可以舉出許多例
子來︰戰爭,飢餓,爭斗,失業,毒癮,無家可歸,貧困,疾病和死亡。在這個世界上有太
多的煩惱,痛苦和不幸。所有這些愁苦都是罪的惡果。但真正的愁苦影響更為深遠。我們可
以在《創世紀》第三章讀到︰我們沒有神。因為人的墮落,我們在這個世上沒有神。所有愁
苦都源于罪,就是遠離神。我們失去了神的恩慈良善,他的震怒降臨在我們身上。墮落以
后,人就受到神的咒詛。在《羅馬書》第三章9-20節我們能讀到我們的愁苦到底有多深。
從律法中我們得知自己的愁苦
大多數時間我們感受不到這種愁苦。我們常常並不難過,而是快樂地生活。因此,我們不禁
要問︰“你從何處知道你的愁苦呢?”答案是︰“從神的律法”。這是從《聖經》得來的答
案。在《羅馬書》第三章20節我們讀到︰“因為律法本是叫人知罪。”我們不是從報紙上,
而是從神的律法中得知自己的愁苦境況。在《羅馬書》第七章7節中,保羅說,若非因律
法,他就不知罪。律法是生活的準則。我們的創造主神賜給我們十條誡命(出埃及
記20︰1-17,申命記5︰6-21)。我們可以把律法比作一面鏡子。從鏡子裡我們可以看到自
己是什么樣子。神的律法就是這樣一面鏡子,聖靈藉神的律法讓我們看見我們的處境何等悲
慘。我們永遠也不能按照律法生活。我越了解神要我怎么活,就越感到我是多么的罪孽深
重。于是我會問︰“那是我嗎?我真的這么墮落嗎?”
問4︰神的律法對我們有什么要求?
答︰基督已在《馬太福音》廿二章37-40節總括的教訓了我們︰“你要盡心,盡性,盡
意,盡力愛主你的神。這是誡命中的第一,且是最大的。其次也相仿,就是要愛人如己。
這兩條誡命,是律法和先知一切道理的總綱”(a)。
(a)申命記6︰5,利未記19︰18,馬太福音12︰30,路加福音10︰27
律法要求我們愛
我們已經學習到,我們從神的律法中可以得知自己的愁苦境況。律法對我們有什么要求呢?
愛﹗對神和對人完全的愛。這是神的律法的總結。
愛神
神的律法中第一條也是最重要的一條,就是要我們從心底愛他。我們必須在所作,所愿,所
想的一切事上愛神。在他的律法裡,神對我們的要求多過外在的行動。我們為什么要作某
事,怎樣作某事,都非常重要。神要求我們全心事奉他。主耶穌在《馬太福音》就是這樣吩
咐的。他不是第一個這樣說的,而只是重複了摩西在《申命記》第六章5節裡說過的︰“你
要盡心,盡性,盡力愛耶和華你的神。”
愛人如己
其次,我們必須愛人如己。這裡所說的人,是指所有的人,尤其是那些我們每天打交道的
人,包括我們所有的仇敵。好撒馬利亞人就是一個很好的榜樣(路加福音10︰25-27)。作
為神的創造物,每一個人都愛他自己。愛自己意味著抗拒危害,尋求益處。我們對待別人
也應如此,應該愛人如己。一句話,神的律法要求我們愛神超過一切,並愛人如己。
問5︰你能完全遵守這誡命嗎?
答︰不能(a);因為我的本性是傾向于憎恨神和鄰舍的(b)。
(a) 羅馬書3︰10,20,23,約翰壹書1︰8,10
(b) 羅馬書8︰7,以弗所書2︰3,提多書3︰3,創世記6︰5,8︰21,耶利米書
17︰9,羅馬書7︰23
神的要求
這樣我們必須從神的律法中了解我們的愁苦。這律法要求我們愛神愛人。我們能作到嗎?
我們能行出神在律法中要求我們作的一切,能愛神超過一切並愛人如己嗎?神要求完美,
而不會滿足于任何次等的東西。因為他是神,本身就完美良善。他決不能容忍邪惡,絲毫
都不能容忍,因為他把我們創造得完美。
憎恨神,憎恨人
我能完全地遵行這些律法嗎?回答是︰“不能﹗”學生在此要說實話。只有聖靈在人心裡
作工,一個人才能老老實實地作答。若憑己意,我們會以為自己能遵守這律法。我們通常
自滿自得。
我們不能完全遵守神的律法。為什么不能呢?因為從本性上來說我們憎恨神憎恨人,這就
是我們的愁苦﹗“本性”的意思是天生的;“傾向于”的意思是我們不能也不愿不這樣作。
我們生來就憎恨神憎恨人︰“常存惡毒嫉妒的心,是可恨的,又是彼此相恨”(提多書3︰3)。
可慶幸的是,神常約束這種憎恨和邪惡。如果我們不憎恨不邪惡,我們就不快樂;但神保
守我們離開邪惡。在這個世上,任何美善的事都是出于神。
主日三
問6︰神造人就是如此邪惡和悖逆嗎?
答︰不;神造人原本是善的(a),且按照他自己的形象(b),就是公義和聖潔;以致
他能正確地知道他的創造者神,誠心愛他,與他同住在永福中,贊美,榮耀他(c)。
(a) 創世記1︰31
(b) 創世記1︰26,27
(c) 以弗所書4︰24,歌羅西書3︰10,哥林多后書3︰18
我們被造時是善的
現在我們來看看我們邪惡的根源。這邪惡是來自神還是根源于我們自己呢?在《約伯記》
卅四章10節我們讀到︰“神斷不行惡,全能者斷不至作孽。”所以神沒有過錯,過錯也不
在于神對我們的創造。那么神創造的人是怎樣的呢?在《創世記》一章31節中我們讀到︰
“一切所造的都甚好。”就是說我們被造時身體靈魂都無瑕無疵。
按照神的形象
人是按照神的形象被造的。在答的部分我們讀到神按照他自己的形象,就是公義和聖潔造
人。這就告訴我們,神的形象在于屬靈的品性。公義或者公正的意思是,人在樂園中時,
完全符合神律法的所有要求。人與神之間的一切都是好的。那時罪不存在,人擁有聖潔。
聖潔的意思是人完全向著神,他被造時擁有對神全備的知識,心靈純潔,意志良善。只有
通過這種方法,人才可以正確完全地認識他的創造主。因為擁有神的形象,人得以與動物
區分開來,有能力與神相交;因為有神的形象,人才能夠愛他的創造者,在永恆的福樂中
與他在一起,永遠贊美他,歌頌他。全心全意地愛他的意思是,人不能也不想要別的東西,
只愿意快樂地與神在一起,永遠贊美稱頌他。
問7︰那么,這種墮落的人性是從何而來?
答︰是從我們的始祖亞當和夏娃在樂園中墮落與悖逆而來(a),因此我們的本性變得敗
壞,我們都在罪裡成孕出生(b)。
(a) 創世記3,羅馬書5︰12,18,19
(b) 詩篇51︰7,創世記5︰3
人的悖逆
罪的根源不在于神和他的創造,而在于人本身。亞當被造時並無罪,也無瑕疵,更不是為
了有一天死去,而是要永遠活在榮耀的樂園中。亞當,夏娃是這樣,他們的后裔本來也是
這樣。
神要求自愿的愛
但神並沒有把亞當和夏娃創造成不能犯罪的人,因為神不想接受一種被迫的愛和順服,不
想亞當和夏娃只是因為沒有別的選擇才愛他。不,神要的是他們自愿的愛和順服。
因此他讓亞當自己選擇。他與亞當立了一個約,給了亞當一個考驗︰樂園中所有樹上的果
子,除了一棵樹的果實,亞當和夏娃都可以吃。那棵樹“就是分別善惡的樹”,神不允許
他們吃上面的果子。如果亞當和夏娃不吃那棵樹上的果子,自愿而且完全地愛神,他們就
會永遠活在完全的快樂中。一旦他們不順從神的命令,吃那棵樹上的果子,他們就得死,
喪失神的眷顧。
亞當和夏娃被造時是完美的,有能力遵行神的命令。因此,在他們心裡並不存在罪的誘惑,
他們只需抗拒從外而來的引誘。而順從所得的報償將是空前的福樂︰永遠享受神的眷顧,
與神相交--這是他們永遠也不會失去的永生。
這個約也影響到亞當的后代︰亞當的順從將澤被他所有的后代,他們也能享受這樣的報償。
但如果亞當犯罪,他的不順從和因此帶來的刑罰將禍及他的后裔。在這個約裡,亞當,我
們人類的始祖,代表了當時還未出生的全人類,是他們的元首。按照這個約,他可以贏得
救恩,因此我們把它稱為行為的約。
墮落
但可惜的是,亞當沒有順從神。撒旦挑唆人不順服,說是︰“你們便如神能知道善惡”
(創世記3︰5)。夏娃和亞當聽了魔鬼的話,吃了分別善惡樹上的禁果。這樣,亞當就違
背了神與他所立的約;因為那棵樹是神權威的象征,他也因此攻擊了神主宰的權能。不吃
那樹上的果子象征著只讓神決定善和惡。但亞當想要更多,他想如神一般,自己決定善惡。
因為這一樁行為,亞當變成了罪人,損壞了神創造的傑作--完美的人。亞當成為有罪︰從
那一霎那開始他傾向于犯罪。因為他的不順服,所有人都成為有罪。
生來就在罪中
因為亞當和夏娃的罪,人的天性變得如此墮落,以至于所有人都生在罪惡過犯當中。我們
在《詩篇》五十一篇5節裡讀到︰“我是在罪孽裡生的,在我母親懷胎的時候就有了罪。”
大衛在這裡不僅談到他所犯的罪行,而且坦承自己有一顆罪惡的心。我們不僅在行為,言
語和思想上犯罪,而且我們的天性就是有罪的。人失去了神的形象,因此變成了罪人。“
犯罪”的意思是“錯過了目標”。因為罪,人錯過了神創造他時為他立的目標︰為神的榮
耀而活,得到永恆的快樂。
問8︰是否我們都墮落深沉,以致完全無心向善而只傾向于惡呢?
答︰是(a);除非我們都由神的靈重生(b)。
(a) 創世記8︰21和6︰5,約伯記14︰4和15︰14,16,35,約翰福音3︰6,以賽亞書53︰6
(b) 約翰福音3︰3,5,哥林多前書12︰3,哥林多后書3︰5
失去了神的形象
因為人墮落太深,在他裡面再也沒有了公義和聖潔。人仍然有理性,就是說他仍保留了理
智和判斷力的天賦,仍然有一些對神的認識和分別善惡的知識,他的良心仍然說話。但人
沒有力量行善。更有甚者,他傾向于惡。人因墮落犯罪而靈性死亡,因此不可能歸回到神
那裡;而且人也不想歸回神。他在他的原罪裡固執不改,妄圖自行決定善惡。人不可能從
這墮落中救拔自己。保羅寫信給以弗所人說︰“你們死在過犯罪惡之中,他叫你們活過來”
(弗二1)。
重生
那么我們需要什么呢?人必須由神的靈重生。重生不是指重新投胎,而是指在今生靈性得
到完全的更新。神必須行一個奇跡,必須更新一個人的心靈。耶穌說︰“我實實在在的告
訴你,人若不重生,就不能見神的國”(約翰福音3︰3)。重生是必須的。一個新的開始
必須由神創造。
當尼哥底母聽到耶穌說重生時,他不能明白其意。我們也是一樣。重生指的是靈性上的,
而不是指肉體上的。重生是通過神的道和聖靈而進行的內在的更新,是新的被造。人完全
失落,除了神,誰也不能拯救他。重生不是人的作為,而是神的奇妙大工。人必須經歷一
個神跡︰他的心必須被重生。只有通過這條路,神的形象才能在他身上恢複。
主日四
問9︰那么,神在他的律法中要求人行他不能行的事,豈非冤屈人嗎?
答︰不(a);因為神造人,叫他本來能行律法(b);但人因著魔鬼的試探(c);自甘
悖逆,把自己和后裔行善的這種能力奪去了。
(a) 以弗所書4︰24
(b) 創世記3︰13,提摩太前書2︰13,14
(c) 創世記3︰6,羅馬書5︰12
一個不可能遵行的命令?
要求一個人作他做不到的事,豈非不公義,不公平,不仁慈嗎?神在他的律法中,吩咐我
們作墮落的人不可能作到的事,神是否不公平呢?不﹗神造的人本來是有能力行律法的。
但因為墮落,亞當和他的后裔失去了這一天賦。保羅說︰“這就如罪是從一人入了世界,
死又是從罪來的,于是死就臨到眾人,因為眾人都犯了罪”(羅5︰12)。我們不能遵行律
法不是理由,倒是罪行。我們犯罪並非被迫,而是出于自愿。
所有人都是罪人
當神命令人順從時,亞當的行為就代表全人類的行為。唉,他不順從,結果懲罰就降到了
我們所有人的身上。我們稱之為原罪。原罪的意思是亞當的罪也算在我們身上。也因為他
的墮落,我們繼承了罪惡的天性。在亞當裡我們全犯了罪。我們聽從魔鬼要我們踐踏神律
法的挑唆,同時也是因為自己邪惡的欲望,自覺自愿地違背神的律法。我們再不能作神吩
咐我們作的事,全因為我們自己的過錯。
問10︰神是否放任這種悖逆和背信,而讓它們不受刑罰呢?
答︰決不;他極厭惡(a)我們生來就有的罪和本身所犯的罪,並要在今生和永恆中用
公義的審判去刑罰罪惡(b),正如他已宣告︰“凡不時常遵守律法書上所寫的,都是
被咒詛的”(c)。
(a) 創世記2︰17,羅馬書5︰12
(b) 詩篇50︰21,5︰6,那鴻書1︰2,出埃及記20︰5和34︰7,羅馬書1︰18,以弗所書5︰6
(c) 申命記27︰26,加拉太書3︰10
神的震怒
主不僅是律法的賜予者,也是我們的審判官。他極厭惡我們的罪。因為聖潔,他對罪極為
憎惡,並懲罰它們。摩西說︰“誰曉得他怒氣的權勢?誰按著他該受的敬畏曉得他的忿怒
呢?”(詩90︰11)罪惹動了聖潔神的怒氣。他不可能對邪惡無動于衷。神懲罰邪惡,這
種懲罰針對我們的原罪,就是我們天生的罪性;但它也針對我們實際的罪行。我們所說實
際的罪行,不僅指在行為上犯的罪,也指思想上和言語上所犯的罪。我們生來就是罪人,
每天我們都罪上加罪,因此我們的罪債高達諸天。神會不去懲罰這些罪嗎?不,罪惹動神
的怒氣。我們在《羅馬書》裡讀到︰“原來神的忿怒從天上顯明在一切不虔不義的人身上,
就是那些行不義阻擋真理的人”(1︰18)。
刑罰
主的審判是公義的,他完全公正。神是公義的,因此他必須刑罰罪。這裡提到兩種刑罰︰
在今生的和在永恆中的。我們所有的人都要在今生受刑罰︰疾病,逆境,災難和死亡。今
生的所有愁苦都是罪的惡果。我們受苦,並不是神的過錯,原因在我們自己身上。永恆的
刑罰是那些不信基督的人必須承受的。
問11︰神不也是慈愛的嗎?
答︰神確實是慈愛的(a),但他同樣也是公義的(b);因此他的公義要求那干犯了
至高神之威嚴的罪惡,必須受到極刑,就是身體和靈魂同樣受到永遠的刑罰。
(a) 出埃及記34︰6,7和20︰6
(b) 詩篇7︰10,出埃及記20︰5,23︰7和34︰7,詩篇5︰5,6,那鴻書1︰2,3
神是慈愛的
神是慈愛的。神在西乃山向摩西顯現時,宣告說︰“耶和華,耶和華,是有憐憫有恩典
的神,不輕易發怒,並有豐盛的慈愛和誠實”(出埃及記34︰6)。神的一切,包括他的
愛在內,都是聖潔完美的。神的愛不象人的愛,后者常常只是溺愛。神的愛與他的震怒並
不沖突,這種愛是聖潔的愛︰他愛聖潔因此憎恨罪。他決不能稱曲為直,指鹿為馬。
神也是公義的
神的愛是真誠的,與他的權威和公義並不沖突。神不僅慈愛,而且更是神﹗他慈愛,也公
義。大衛稱他為“公義的神”(詩篇7︰9)。讓我們來想一想,我們犯罪,得罪的是誰﹗
神充滿威嚴榮耀,是萬王之王。我們得罪的就是這樣一位神。我們膽敢對抗最高的權威,
難道還不值得受最嚴厲的懲罰嗎?
永死
最嚴厲的刑罰是死。神對亞當說︰“你吃的日子必定死”(創世記2︰17)。這句話兌現了
嗎?是的,當始祖犯罪時,他就與神隔絕了,不能與他相交。這是靈性上的死亡,他失去
了神的眷顧。在他生命的尾聲,死亡降臨了。這是肉體的死亡,他必須死。接下來,是永
遠與神隔絕,落在神可怕的震怒之下。這是永恆的死。如果人的歷史在這裡劃上句號,也
是公正的。但神在他的憐憫中,為人設計了一條得救的路。
第二課問題(主日二至四)
1. 我們的愁苦是什么?(答案3)
2. 我們從何處得知我們的愁苦?(答案3)請讀羅馬書3︰20
3. 律法對我們的要求是什么?(答案4)用一個詞來總結律法的要求。
4. 讀《路加福音》十章25-37中好撒瑪利亞人的比喻。誰行出了“愛鄰舍”的命令?
5. “本性”的意思是什么?(答案5)
6. “完全遵行”的意思是什么?(答案5)
7. 為什么《提多書》三章3節說“我們從前也是。。。”?“從前”以后,人身上發生了什
么事?
8. 神創造的人怎樣?(答案6)
9. 什么是公義?(答案6)
10. 什么是聖潔?(答案6)
11. 大衛在《詩篇》五十一篇第5節中所說的罪是什么?第3和第4節中的罪呢?
12. 人必須經歷怎樣的奇跡?(答案8)
13. 神與亞當在樂園裡立了怎樣的約?(答案9)
14. 兩種刑罰是什么?(答案10)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