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經課程--基督教教義

簡介

海德堡要理問答之主日一

給學生的幾句話


親愛的同學們︰

我誠摯地歡迎你們來學習這門基督教教義的課程。你們申請上這門課,為的是更多地了解基 督教教義。

《聖經》記載了許多歷史事件,它們向我們講述了神怎樣對待人,人又是怎樣對待神,神的 應許和誡命。同時,《聖經》也包含了關于神和人的教義。這是帶著權炳而來的教義,它要 求我們對它確信不疑。

《聖經》告訴我們人是什么,誰是神。它也明確宣布,天上地下,只有一個名我們可以靠著 得救︰耶穌基督。

因此,基督教不僅是一種生活方式,它還包含了一種特定的教義︰基督教教義。

《聖經》上記載了在耶路撒冷的早期教會︰“(他們)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 擘餅,祈禱”(徒二42)。他們鑽研使徒的教訓,蒙引導相信這些教義,並渴望更多地了解它。

我們希望你們也成為這樣一群人。了解基督教教義至關緊要。世上流傳著許多謬誤和希奇古 怪的教導,這使得我們必須深入了解真正的教義。

我們這門課程取材于《海德堡要理問答》,一本用問答的形式來教導的書。這本書被教會使 用,來向男女老少教授基督教教義,已長達四百多年,

這本要理問答並不是講授一種新的,或人造出來的教義,而僅僅是傳授《聖經》所教導的。 它將《聖經》真理按順序歸納為幾大主題︰神,創造,人的墮落,通過基督的寶血的救贖, 聖靈的工作--即使人相信,悔改,歸正成為基督徒。

了解和親身經歷這一基督徒教義同樣至關重要。它不僅是用來改變我們的思維,也要改變我 們的心靈和言行。

我們迫切希望你們通過學習基督教教義深得神的祝福。

課程編者
1999年 


關于問題的一些說明

每一個問題都有一個注解,說明答案可以在哪裡找到。偶爾,可以在要理問答的問題中尋到 答案,我們就用(問)來標明。通常,答案要么在答的部分,要么在對“答”的解釋中。不 論是哪種,問題后面都標明(答)。有時,要查一條或幾條聖經經文中才能找到答案,這會 在問題中或問題后提到。

目錄
第一課  		課程簡介
		《海德堡要理問答》簡介
		主日一︰唯一的安慰
第二課		主日二至四︰論人的愁苦
第三課		主日五至七︰論人的救贖
第四課		主日八至十︰論聖父神
第五課 		主日十一至十三︰論聖子神
第六課		主日十四至十六︰論基督的降卑為人
第七課 		主日十七至十九︰論基督的升至高天
第八課		主日廿至廿二︰論聖靈神
第九課		主日廿三和廿四︰論稱義
第十課		主日廿五至廿七︰論洗禮
第十一課	主日廿八至三十︰論聖餐
第十二課	主日卅一︰論福音的廣傳和基督徒的紀律
第十三課	主日卅二和卅三︰論感恩
第十四課	主日卅四至卅八︰論神的律法︰十誡(第一塊石版上的四條誡命)
第十五課	主日卅九至四十四︰論神的律法︰十誡(第二塊石版上的六條誡命)
第十六課	主日四十五︰論祈禱
第十七課	主日四十六至四十九︰主禱文(頭三條禱文)
第十八課	主日五十至五十二︰主禱文(后三條禱文)


《海德堡要理問答》簡介

為什么要用這本要理問答?

《海德堡要理問答》是一本介紹基督教教義的小冊子。為什么要用這本小冊子呢?難道不能 單用《聖經》么?在《聖經》中,我們讀到先知和使徒的教導。經上寫到第一代基督徒時, 說︰“(他們)都恆心遵守使徒的教訓,彼此交接,擘餅,祈禱”(徒二42)。使徒的教訓 就是《聖經》所教導我們的,而《聖經》所教導我們的實在至關重要。早期教會的歷史已經 証明了需要對這一教義進行歸納,以便能夠對信徒進行教導。

第二個原因是︰從一開始就有《聖經》相悖離的觀點向教會挑戰。因此,教會必須捍衛《聖 經》真理,駁斥謬誤,這就需要對基督教教義進行總結。

這樣,早在基督教第一世紀,就出現了對《聖經》的簡短總結︰《使徒信經》。之所以這樣 給它命名,是因為它具體表達了使徒的教訓,用于教導加入基督教會的異教徒們。它的開篇 就宣稱︰“我信上帝,全能的父。。。” 近一千年后,《海德堡要理問答》誕生了。雖然它更具體,更詳細,但仍然只是《聖經》真 理的總結。在這篇要理問答中,除了其他部分,還解釋了《使徒信經》。

《海德堡要理問答》是怎樣產生的?

由于人的謬誤,《聖經》真理在中世紀(十六世紀前)的羅馬教會裡被層層烏雲所籠罩。十 六世紀后,靠著神的恩典,在馬丁路得(德國)和加爾文(瑞士)等人的領導下,一場複興 運動開始了。我們稱之為“改教運動”。

改教運動將《聖經》--神的道重置于中心地位。對概括《聖經》教訓的小冊子的需要相應而 生。帕拉提那的德國領地君主--弗雷德三世(Frederick III)吩咐海德堡大學(海德堡為 帕拉提那的首府)的兩個年輕神學家烏爾西努(Zacharius Ursinus)和俄利維亞努 (Caspar Olivianus)編撰一本包括問題和解答的小冊子,並稱之為要理問答。不僅青少 年,而且教會的全體會眾都要用這本小冊子學習《聖經》教義。學習的方法是教師問,學生答。

這本小冊子于1563年完稿。幾個世紀以來,教會學校和教會都通過宣講福音,用這本小冊子 進行教導。神的兒女們從中大得安慰。

小冊子的作者所說的並未超過我們在《聖經》裡所讀到的。在每一個答案后,都有《聖經》 經文,說明此答案是來自《聖經》的。因此,我們可以說整本要理問答是符合真理的,它永 遠也不會過時。

《海德堡要理問答》的結構

《海德堡要理問答》是關于人要快樂地死去的話,必須知道的三件事︰他的罪惡所帶來的愁 苦;從此愁苦中得救的途徑和對此救贖的感恩。得救意味著接受對罪的赦免,與神和好,今 后在永遠的福樂中與他同在,事奉他,贊美他。它也包括了為從所有的罪惡和永死中得救而不盡感恩。

在這門課程裡,我們主要講授人必須知道的三件事;也將討論《使徒信經》,神的律法 和“主禱文”。

因為要理問答的每一部分都是為教會單個主日設計的,因此把它按“主日”或禮拜日劃分。 《海德堡要理問答》有52個主日的課程,與一年的52個禮拜日相應。

內容提要

前言

主日1是一篇前言,介紹《聖經》教義的重大意義(《海德堡要理問答》是對它的總結)︰ 生與死的唯一安慰。下一個問題是︰“為了叫你在這種安慰中快樂地生或死,有多少事情是 你必須知道的呢?”回答是“有三件事我應當知道︰第一,我的罪惡和愁苦有多大。第二, 我當怎樣從自己一切罪惡和愁苦中得到釋放。第三,我當如何為這樣的拯救感謝上帝。”這 三件事組成了基督教教義的要素,也決定了要理問答其余部分的結構。

第一部分

第一部分(主日2-4)主要講述那些未悔改,未通過對罪的赦免和相信耶穌基督與神和好的人的愁苦。

首先,提出最重要的問題︰“你從何處知道你的愁苦呢?”--從神的律法。相關的問題是︰ “這種愁苦是從何處產生的呢?”從亞當在樂園裡所犯的罪。接下來的問題是這種愁苦的嚴 重程度︰人完全不能為神的榮耀而活;除非神的靈更新他,他的天性總傾向于邪惡。

最后,談到罪在今生和永恆中要受的懲罰。想利用神的仁慈來逃避這種懲罰是行不通的。因 為神的公義,他不可能對罪惡視若無睹。只有對罪的懲罰得到完全的承擔,與神和好才有可能。

第二部分

第二部分(主日5-31)教授救贖的問題。

問題是救贖是否可能,答案是︰“如果神的公義得到滿足,我們就能得到救贖。”

首先,問題在于︰“救贖怎樣才能實現?”救贖只有通過滿足神的公義才有可能,這就意味 著神的律法必須得到完全的遵行,罪必須受到懲罰,神的震怒必須被承擔,神的公義必須得到滿足。

人可以救贖自己嗎?或者,其他受造物可以幫助我們嗎?不,只有一位中保可以,他既是完 全的神,又是完全公義的人。這位中保就是耶穌基督。接下來的問題在于我們怎樣才能認識 這位中保︰《聖經》告訴我們,要通過信心。

接下來,在《使徒信經》(對三位一體的神的信仰告白)的基礎上討論信心的內涵。然后, 更進一步地討論信心︰信心的益處,信心和行為之間的關系,信心從何而來及信心通過聖禮︰ 聖餐和洗禮得到加強。

最后討論聖徒的聯合,也提到基督徒的紀律(駁斥偽教義和懲治教會裡可憎的罪行)。

第三部分

第三部分(主日32-52)是關于對救贖的感恩。在此強調了信心的果子︰好行為。好行為不 是為了賺得救恩,而是為了表現對所受恩典的感謝。

信心和歸正並肩而行︰基督徒渴望按照神的誡命生活。關于這個問題,重點在討論十誡。

在此提出的問題是我們是否可能達到完全,怎樣才能按照律法的要求而活。這就顯示了禱告 的必要性,引出了對完美的禱告--主禱文的討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