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Ⅰ 蒙恩之道 本書這一部分我們來到論信心四點的最后一點,就是論到: 信心的創始者。 創始者就是聖靈。在第四章中我們論到信心的本質;在那里 也提到歷史的、暫時的與神跡的信心,現在我們要說到信心的創 始者。 問48:誰在你里面發生信心? 答:聖靈。 解 說: 因此在我們自己里面不能有這真正的信心。若不是出于聖靈 ,沒有人能說耶穌是主的(林前十二3)。信心乃是神的恩賜(弗 二8),信心乃是神的靈在神選民心中生發的。其他別的人沒有這 個信心,“這乃是神選民的信心”(多一1),這乃是:由神的大 能而來的信心(西二12)。雖然我們相信聖經,正如論到亞基帕 的,然而我們若不是被聖靈重生,就不能有真信心。 在重生上,聖靈將信心,就像一棵有生命的植物,栽種在我 們心中,這棵植物是永遠不會死的。雖然這信心有時會軟弱,而 且在另一方面,不信的力量也很大,可是神的百姓永遠不能失去 得救的信心。那信心是從神來的,聖靈就是那信心的創始者。 此外,主用方法生發那信心,正如在以下的問題中所說的。 問49:用什麼方法? 答:借著聆聽所傳揚的道(羅十14-17)。 解 說: 這樣主自己用方法在瓷選民的心中生發信心,達到此目的的 手段就是所傳揚的道。例如:在羅十17中說到了神的道:“可見 信道是從聽道來的,聽道是從基督的話來的。”呂底亞也是這事 的見証,信心是由所傳的道而來的。她在聽保羅講道的時候,主 開啟了她的心,使她注意到有關基督的事。 從神的這種安排,就明顯可見,忽略並輕視傳揚神的道是何 等可怕的事。尤其是在這墮落的時代,許多人離開教會,並在屬 世的快樂中尋求達到肉體的欲望。盼望教會中的青年男女,不可 忽視神道理的傳揚。千萬不可離開教會,早午晚教會的禮拜都要 參加。教會中的空板凳將要指証我們的不是,那時我們要呼叫說 :“哦!我沒有聽神話語的傳講;我要是聽了神的話語,或許我 就悔改信主了。”神樂意用這些方法在人心里生發信心。然而, 並不是所有聽道的人都領受這得救的信心。這里有外召與內召之 分。 外召是臨到所有聽道的人,外召是叫人悔改相信,邀請人得 救,將基督提供給失喪的罪人。神借著此外召邀請罪人,並差遣 瓷聖潔與忠心的使者,就好像神借著他們來懇求罪人:“與神和 好”(林后五20)。外召也不應該予以輕視,那是神給我們的信 息。這外召不能結出得救的果子,可是這並不是福音的錯處,也 不是神用福音宣傳的錯誤,神甚至對那些瓷所呼召的人,給予各 種的恩賜,但是這錯處是在那外部被召的人。如果神的道沒有成 為悔改信主的工具,那是我們的錯處(參看《多特信經》三、四 項之第九、十條)。然而外召是不能救人的,假如信心是借著道 而生發的,那麼,聖靈也要作工使之生發信心。 現在問題來了:當神把救恩提供給被遺棄之人的時候,這些 人是神從永遠預定滅亡的,在這種情形之下,怎能說神所提供的 救恩,是出于好意的呢? 事情所以這樣,只是因為神的榮耀比我們的得救更為重要。 主也是借重聖道的傳揚,來尋求瓷自己的榮耀。在那些滅亡之人 的身上,神也要得榮耀,正如在得救者身上瓷也得榮耀;保羅在 林后二15- 16說:“在神面前,無論在得救的人身上,或滅亡的人身上,都 有基督馨香之氣。在這等人,就作了死的香氣叫他死;在那等人 ,就作了活的香氣叫他活。” 因此,主在心目中是想到瓷把救恩提供給那些聽瓷道,並召 請的人以顯明瓷的屬性。瓷的提供是真實的,並且提高其公義與 恩慈的榮耀。假如有的人在聽了道以后滅亡了,這個錯處不在神 ,那只是人心的剛硬與固執所得到的結果。 雖然如此,假如神的道理要結出果實,因此而生發信心,那 麼內召是不可或缺的。外部的勸勉沒有能力打破我們剛硬如石的 心,惟有神的靈才能夠這樣做;神的靈跟所傳的道能夠進入人的 內心更新、打破剛硬的心。聖靈生發信心:所傳的道只不過是聖 靈所指定的方法而已。 願所傳講的道能夠有助于我們達到目的,那個恩惠將是何等 的大啊! 此被生發的信心需要不斷的受到堅固,聖靈也用方法來堅固 信心。為了達成此目的,聖靈照樣用所傳講的道與聖禮。 問50:瓷如何堅固信心? 答:借著所傳講的同一的道,並使用聖禮。 解 說: 這樣,聖道便有雙重的功用,它生發信心並堅固信心。但聖 禮只能堅固信心,因此沒有悔改信主的人,不能用聖禮來得到信 心;為了要得到信心,一定要借著所傳講的道。主借著這些方法 ,也樂意支持瓷百姓的生活。瓷祝福所傳講的道,以至瓷的百姓 在信心上可以長進。這樣神話語的服事,對瓷的選民仍然是寶貴 的,在瓷的院宇住一日,勝似在別處住千日。 當神的兒女不再渴慕神話語的傳講,便以為他們沒有神的話 語也可以照常活下去,這的確是令人沮喪的標記。 聖禮也是堅固我們的信心。現在我們就說到聖禮。 問51:聖禮是什麼? 答:聖禮是神所設立的神聖標記與印証,借此叫我們確知 神出于瓷的恩典赦免了我們的罪,並賜永生給我們。為了 這些原因,基督在十字架上為我們完成了獻祭。 解 說: 在此問題中,我們提出以下幾件事:1.名稱;2.本質;3. 目的;4.數目。 進一步解說: 1.名稱 聖禮這字並沒有在聖經中出現。可是天主教卻說聖經中有這 個字,並且引用弗五32;但是聖禮二字在那里並沒有找到,只有 一句片語,“這是一個大奧秘。”但不是每一個奧秘就是聖禮, 天主教卻說意思就是,所以借歪曲聖經,他們就高抬了婚姻,也 把這婚姻包括在聖禮之內。 路德以及其他的人對聖禮這字提出了反對,雖然此名稱沒有 在聖經中出現,可是仍然許可我們去使用,例如“三位一體”這 名稱,聖經中也沒有;在拉丁原文清楚看出聖禮的意思,即是神 設立的標記與印証。 因此在聖經中聖禮被稱為:盟約的標記、印証、契約、紀念 (參羅四11;創十七11、13;出十二13)。 2.從本質上來看,教師說:“聖禮是神設立的神聖標記與印 証。” 第一,聖禮是標記。天主教強調在聖禮中的行為,並以此為 教會的一項職責去分配恩典。可是宗教改革家以神的話作為他們 決定的根據,所以強調聖禮乃是標記,沒有標記就沒有聖禮。這 些標記乃是:在聖洗禮用水,潔凈的水,在主餐中用普通的餅與 酒。 這些標記是神聖的,因為設立聖禮的那位是聖潔的。這些聖 禮是神所設立的。在聖禮中所用的是有象征性的紀念物,以及使 用的人也是聖潔的。然而聖禮不僅僅是標記,它們也是印証。亞 伯拉罕領受了割禮的標記、印証了他信心的義(羅四11)。有些 人認為聖禮只不過是標記,這些人是誰呢?慈運理與在此錯誤上 跟隨他的抗辯派,也有許多門諾派的信徒。那是一項古老的索西 奴派的錯誤。與在聖經中清楚宣告的相沖突,因此與聖禮的本質 不符。聖禮乃是標記與印証。 3.從目的來看,在第五十一問中說明了聖禮的目的:“聖禮 是神所設立的神聖標記與印証,借此叫我們確知神出于瓷的恩典 赦免了我們的罪,並賜永生給我們,為了這些原因,基督在十字 架上為我們完成了獻祭。” 因此主樂意借著聖禮讓我們知道我們的罪得了赦免。這個確 知是神的工作,不是每一個受洗的人,也不是每一個領聖餐的人 都有這確知。基督在十字架上一次所完成的獻祭是為了瓷的選民 ;恩典是賜給他們的,而且主也樂意叫他們知道這個恩典。 從此,我們也看出神的百姓在領聖餐之前不一定需要這恩典 的確知,因為這正是主樂意教瓷選民有確知所用的方法,那就是 用這個方法可以讓瓷的子民像約伯那樣說:“我從前風聞有禰, 如今我親眼見到禰。”因為在聖禮中,主就像從前一樣,叫瓷所 愛的百姓看見瓷是誰,並且認識瓷。因此聖禮就是可見的標記與 印証。 但願神的兒女在聖禮中繼續在信心方面有長進。 4.有關數目方面,在下一個問題中我們就要說到。 問52:基督在新約中設立了多少聖禮? 答:兩個:聖洗禮與聖餐。 解 說: 在這兩個聖禮之外,天主教又加上五個假偽的聖禮,例如: 為平信徒他們有婚禮,他們不許可神職人員結婚。天主教也為神 職人員舉行聖禮,一般平信徒是沒有分,即如封立典禮。 天主教的七個聖禮是什麼?除了洗禮與聖餐之外,他們又加 上堅振禮、補贖禮、婚禮、封立典禮與抹油禮。這都是教皇所發 明的,根本不合乎聖經。聖經只說到新約的二個聖禮:聖洗禮與 聖餐禮。 在舊約時候,照樣也有兩個聖禮:那就是割禮與逾越節。又 說到特殊的聖禮,即如:挪亞的方舟是洗禮的預表(彼前三21) ;紅海、雲柱、磐石,這些都是預表基督(林前十1- 4)。主為舊約的百姓設立了割禮與逾越節的聖禮。 在舊、新約的聖禮之間有什麼區別嗎?有的。 1. 舊約的聖禮是流血,新約的聖禮是不流血的。 2. 舊約的聖禮是指向基督的來世;新約的聖禮是指著基督 已經來了,並在世上完成了瓷中保的工作。 割禮與逾越節事實上真是聖禮,為神所設立的標記與印証, 教人確實知道在基督里面的恩典。 天主教和路德都是否認這一點,他們不能把他們所主張的變 質說與同質說與舊約相協調。為了教導這些錯謬的教義,首先基 督必須一直在世界。但是神的話推翻此點,特別提到了聖禮的設 立:1.割禮(創十七章);2.逾越節(出十二章)。 但是工作之約也是聖禮嗎?工作之約並不是罪得赦免的標記 與印証,也是不能夠,因為在工作之約中,還沒有罪出現。然而 ,我們有些改革宗神學家稱生命樹為聖禮,但這只能在以下的意 義上接受,那就是說此樹印証了順服得生命的應許。 然而在工作之約中,並沒有一個聖禮的可能,就是借著基督 一次的獻祭而確知罪得赦免。聖禮是屬于恩典之約。 在相關的意義上來說,虹也可以稱之為聖禮。與挪亞所立的 約,雖然沒有基督的緣故而得到赦罪的含意,只是給全人類暫時 的應許。那就是說,神以后不再用水來毀滅這個世界。虹叫我們 知道這些應許,但卻不是在基督里選民得恩典的聖禮 。 主在瓷與挪亞立約時的確起了誓,做為瓷對百姓信實的印証 ,說:“這事在我好象挪亞的洪水。我怎樣起誓不再使挪亞的洪 水漫過遍地,我也照樣起誓不再向你發怒,也不斥責你”(賽五 十四9)。主在洗禮與聖餐的聖禮中也起了這樣的誓。 經歷聖禮中能力的人有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