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 論中保 在第一章我們已談到人類的愁苦,那里包括了頭十三個問題 。現在,我們要開始討論到第十四問到第六十三問,是關于人類 被救贖的事。 首先要論到一位中保,瓷是唯一的中保。人類悲慘的情況只 有借著瓷才能得釋放。 問14:人要用什麼方法才能逃避刑罰,再次蒙恩? 答:要借著一位中保,瓷是一位真神,是真人而又是義人。 解 說: 除非上帝的公義得到完全的滿足,人類的悲慘命運是不可能 得到拯救的。為了完成這個,一位中保是必須的。中保就是介入 兩方之間,使他們和好。為了讓罪人能夠逃避那應得的刑罰,並 且使之重新蒙恩,必定要有一位中保站立在那位被人的罪惡所激 怒的上帝和那無能力償還罪債的罪人之間。一位中保是必須的, 瓷借著完全滿足上帝的公義,免除了人類應得的刑罰,並且使之 與上帝重新和好。“重新蒙恩”的意思,就是上帝使人再次蒙福 ,與人再次和好。 這位中保,必須是一位真神,並且是真而義的人。 瓷是一位真人,必須具有以下條件: 1. 他具有靈魂與身體; 2. 他必須屬于我們人類。 義人的意思,就是他從來沒有犯過罪。 但是為什麼這位中保必須是:(1)真神?(2)真實的人? (3)無罪的人? 一、這位中保一定具有神性,是因為: (1) 支持所取的人性以承擔神的忿怒,一直到底。 (2) 因瓷是神,所以他中保的犧牲才有無上的價值。 1. 沒有任何受造之物可以承受得住神永怒的重擔而能使第 三者得救。縱使有一位無罪的來到,他也要在神永怒之 下滅亡而不能永遠承擔。真的,基督曾在客西馬尼園順 服神,汗珠大如血點滴在地上;當瓷被神離棄時,就被 釘在十字架上。如果瓷不是真神,早在喝這神憤怒的苦 杯之前就失敗了,也就無從賺得救恩。 2. 中保必須是神自己才能使救贖之功具有無限的價值。 罪的刑罰是一種永遠的刑罰。假如現在有一個真實的無罪的 人來作中保,請問這位中保要承受多久的痛苦?回答是:那是永 遠的。也就是說,那是一種永無止境的痛苦,那罪債是永遠無法 償清的。人永遠不能說:“已經清償了!”那麼,真正的救贖也 就永遠不可能了。罪債得償, 還到最后一天,只因瓷是永生神才有可能。瓷取了人的性情,謙 卑自己以至于死。瓷能經過短暫的受苦,就能得到永恆的義。這 只有借著一位本身就是真神的中保才可以做得到。罪人只能借著 神自己才能與神和好(徒二十28)。 二、但為什麼瓷又一定是一個真實的人呢? (一)因為神的公義要求那犯罪的人性來為罪付出、償還。 (二)為的是能感受痛苦和死亡。 1. 神的公義不要求刑罰不是人性所犯的罪。因為人的靈魂 和肉體都犯了罪,因此,這位中保必須兼有靈魂與肉體 ,才能滿足神的公義。亞當的罪,歸給了他所有的后裔 ,于是神的公義也要求這位中保必須是亞當的后裔,為 的是可以把亞當的罪歸給瓷。 2. 這位中保必須是一個人,可以感受痛苦和死亡。 刑罰屬靈性的天使是一回事,刑罰有靈有肉的人又是另一回 事。為了要承受人類的刑罰,而且能忍受痛苦和死亡,這位中保 必須是一個人。大祭司是從人當中選出來的。 三、這位中保為什麼一定是一個無罪的人? 這是很容易回答的。如果瓷自己有罪,瓷就不能救贖別人。 所以結果就很清楚了,那就是:一位真實的神,同時也是一位真 實的而且無罪的人,才能作這位中保。 問15:誰是那位中保呢? 答:那就是我們主耶穌基督。瓷是真神,並且是一個真實 的、無罪的人。 解 說: 請証明主耶穌就是那位真神。 在這里,我們不想論及聖子是與聖父、聖靈同質的問題,那 將要在論到三位一體真神的時候再談。現在我們只說拿撒勒人耶 穌,瓷降生在馬槽中,一生毫無罪愆,最后死在各各他的十字架 上。這位耶穌是否就是真神的問題,猶太人當時不承認瓷是神, 一直到現在,多少假基督徒仍然否認瓷。但是不容懷疑的,三位 一體的神一再的宣稱這事實。 聖父從天上宣稱瓷是神的兒子。在太三17和十七5有記載。 聖子也見証瓷自己是神的兒子。見約五18,十33;太廿六63 。 聖靈更在新舊約中宣稱瓷是神,在詩二7;賽九6;彌五2;約 壹五20。瓷是以馬內利,是神與我們同在,見太一23;賽七14。 這三位一體真神的見証是完全沒有矛盾沖突的地方,主耶穌 就是真神,也就是神在肉身顯現(提前三16)。 但瓷也是真人,有靈有體的人,是人類之中的一人。 瓷曾憂傷地說:“我心里甚是憂傷,幾乎要死”(太廿六38 )。另外在彼前二24那里也有“瓷被挂在木頭上,親身擔當了我 們的罪”的記載。 瓷是由童女馬利亞所生,是她的骨肉。在路加福音第二章那 里,我們可以很清楚地知道瓷是馬利亞親生的兒子。瓷照樣親自 成了血肉之體(來二14)。 請讀者仔細看看改革宗信條第十八條。 基督並不是從天上帶來人的血肉之體的人性,如果是那樣的 話,瓷就無法與我們有交通,而亞當的罪就無法歸在瓷的身上。 不是的,瓷是從人類之中而成為人,是真實的人,並且是… …義人(無罪的人)。 瓷沒有原罪,也沒有犯罪。瓷是由馬利亞所生的那位聖者; 這並不是因為馬利亞沒有罪,而是因為瓷是因聖靈的能力而感孕 (路一35)。瓷也沒有犯罪,無論是言、行、思想都從來沒有犯 過罪。只有瓷能說:“誰能指証我有罪呢?” 因此,那與神的話是一致的,這位中保就是耶穌基督,瓷就 是真神,而且是真實的、無罪的人。 另外,還有需要注意的是:在十五問的答案中說:主耶穌是 神,也是人,在一個位格之內。 因此,這是不是說有兩位中保:一個是神,一個是人,而只 是一位在神和人之間的中保,那降世為人的基督耶穌(見提前二5 )。不然的話,為什麼在一個人性上的受苦,會得到屬神的價值 而獲得無限的義呢?那就是因為我們的主,雖然取了人的樣式, 但瓷卻是神;而且是一個真實的、無罪的人。這就是一個位格而 有神人二性。那就是受苦的是神的兒子,受死的是神的兒子,但 是在我們人的本性上,神曾用瓷自己的寶血救贖了瓷自己的教會 (徒二十28)。借此短暫的苦楚,因而獲得永久的義。 這兩種屬靈性在一個位格上緊密地聯合,但仍保持它們不同 的屬性:神性依然是神性,人性也繼續是人性,絕不混合,像猶 提乾所教導的那樣。這兩種屬性也絕不分離,甚至到死也不分離 。而涅斯多留就會想把基督的二性分開。在公元451年迦克墩大會 就反對這兩種說法,而認定神性人性在基督一人身上緊密地聯合 。而且是: 絕不混合也不改變(反對猶提乾的說法); 也不會分離(反對涅斯多留的說法)。 這不禁令我們贊嘆:“大哉,敬虔的奧秘!就是神在肉身顯 現”(提前三16)。你現在認識我們這位中保了嗎? 這一切都充分顯示,唯有這位中保才能施行拯救,那麼,我 們繼續討論下去,就不困難了。 問16:天使不能作為我們的中保嗎? 答:不能。因為他們既不是神,也不是人。 解 說: 所以天使不具備作一位中保所要求的條件。他們也和人一樣 ,是神所創造有理性的生物,但他們只具有靈體,既沒有肉體, 也沒有人的靈魂,而且那墮落的天使將要在為他們所預備的火湖 中接受神永遠的刑罰。所以在他們天使的屬性上要背負這永遠的 憤怒。然而人是有靈魂與身體的受造者,且二者都犯了罪,二者 都要受神公義的審判,為了要除掉這種刑罰,這位中保必須具有 靈魂和身體。為了人的罪,為了蒙恩得救的子民的緣故,自己順 服在刑罰之下。沒有天使能做到這一點。 再者,神的公義,也不會讓因人的犯罪而使別的受造物受苦 ,所有的人類都因亞當而獲罪孽。人的后裔已在神前被定罪,所 以一定要人類補償。天使不能作我們的中保。除此之外,也沒有 任何受造物能為了罪負擔得了神的憤怒而可以解救別人的。 那麼,聖徒怎麼樣呢? 問17:聖徒不能作我們的中保嗎? 答:不能,因為他們也犯了罪。而且人除了借這位中保, 沒有別的方法可以使人得救。 聖徒就是那些曾被基督的寶血及瓷的靈所洗凈的人。在地上 ,他們借著信心已經有分于基督的聖潔。主耶穌對彼得說:“凡 洗過澡的人,只要把腳一洗,全身就干凈了!”和這意思相同的 ,保羅也曾寫道:“但如今你們奉主耶穌基督的名,並借著我們 神的靈,已經洗凈、成聖、稱義了”(林前六11)。 神的子民在自己不拘怎樣敗壞,他們是聖潔的子民,在基督 里是完全的。新婦說:“我雖然黑,卻是秀美。”有一天,神的 子民會除去他們所有的罪而成為完全聖潔:這是先說到靈魂,那 就是當他死后立刻進入天堂的時候;而到了末日的時候,身體也 要成為完全聖潔。這樣看來,像第十七問:那些天上的聖徒,能 作我們的中保嗎? 當然不能,因為那些聖徒只是借著基督才與聖潔有分,而他 們的本性依舊是全然不聖潔的。他們的父親亞摩利人,母親是赫 人,因著對他們的慶惡,他們也照樣是被丟到曠野去的。只是因 為借著中保耶穌,他們才被救贖。他們毫無能力向天父請求或帶 來神與人的和好。神人之間只有一位中保,就是降世為人的基督 耶穌(提前二5)。 這個宣誓,與羅馬天主教是相扺觸的。他們確信那些死去的 聖徒,借著他們的功德和代禱,可以為我們贖罪。那些神聖的殉 道者特別好的作為,借著羅馬教皇的赦免,可以歸于第三者而使 之罪得赦免,結果那些已經死去與基督同在的聖徒們,也可以作 為我們在神前的中保(見Voetius要理問答)。他們這樣的主張是 損傷了神的公義。因為神的公義要由那位中保得到完全的滿足。 同時,他們也否定了基督,因為基督是唯一的中保。 再者,不管是我們的行為或是別人的行為,都不能除掉罪的 刑罰,不論這刑罰是暫時的或是永久的。我們必須有一位中保為 我們償還以滿足神的公義。無論是誰,沒有這位唯一的中保,也 就絕不可能與神恢復和好與蒙恩,而這位中保就是我們的主耶穌 基督。瓷就是神,也是那無罪的義人。那些聖徒也是借著真實的 信心才能在瓷里面得救。 問18:是否所有由于亞當而獲罪的人,都能被這位中保救贖呢? 答:不是,只有借著真實信心而接待瓷的人。正如約三16 那里所寫:“神愛世人,甚至將瓷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叫 一切信瓷的,不至滅亡,反得永生。” 解 說: 因此,就是信的問題,在世上畫了一條區分的界線,而這種 區分,是早已在創立世界以前就預定好了。基督並不是所有人的 中保,所有的人都在亞當里被定罪,亞當是在行為之約中代表他 的后裔,而基督只有在恩典之約中代表他瓷的選民。因此瓷並非 為所有的人獻上自己,乃是為贖選民的罪流瓷的寶血。瓷也不為 世人祈求,只為天父所賜給瓷的人祈求(約十七9)。 沒有什麼比伯拉糾派所主張的普世救贖的教義更可憎的了。 這種論調后來被半伯拉糾派(像羅馬天主教)所傳播,又加上抗 辯派又為它補充了活力。他們都主張耶穌是為所有人類受苦受死 的: 1. 否認天父揀選的主權; 2. 把基督的寶血看作不神聖的; 3. 不承認聖靈救贖的職分; 4. 否認人是死在過犯及罪惡之中。 進一步解說: 1. 否認天父揀選的主權。 揀選是在基督里完成的。這揀選並不是把救恩歸屬于所有的 人,只是歸給天父所預定的人。選民是賜給基督的,為的是被瓷 所拯救。雖然基督的犧牲獲得了永遠的義,具有無限的果效和價 值,足以豐豐富富地贖全體世人的罪(見《多特信經》二章三節 ),但在這一點,于天父主權的計劃,瓷慈愛的旨意和目的,因 著他獨生子的受死,而發生復蘇的功效上,卻只賜給那些因確信 而必然獲得救贖的選民(《多特信經》二章八節)。在這一點上 ,抗辯派的人們予以否認,他們反對揀選的說法。 2. 他們看基督的寶血為不聖潔。 基督是為了所有的人受死的嗎?……也為被遺棄的人嗎?為 以掃?為猶大?那麼基督的死是歸于徒然嗎(加二21)? 那些主張普世救贖論的人,把基督的寶血看為不聖潔。 3. 他們不承認聖靈救贖的職分。 使蒙選召者復蘇的,並將基督應用在選民身上的乃是聖靈。 但普世救贖的說法,認為這種應用是不必要的,因為: 4. 它否認人是死在過犯罪惡之中。 按照他們的說法,人本身就具有意志力及信心。但基督說: “你們不肯到我這里來得生命”(約五40)。普救論的主張與人 類死在罪中的情況互相矛盾。 這種教義的確是可憎的,因為它要破壞救恩的一切基礎。 這些人為了支持他們的說法,甚至舉出神的話來作証明。譬 如約三16;羅五18;提前二4;彼后三9等處的經文。這真是大為 不當。因為在這些經文里,沒有任何的記載是寫著救贖是為所有 人的。若是的話,就沒有一個人沉淪,那麼就沒有地獄了。然而 救贖的確是只為被揀選的人而預備的。因為真信心是賜給他們的 ,他們用這信心接受基督。沒有信心的人,是不能討神喜悅。 現在讓我們來探討一下剛才提到的經文: 在約三16:“神愛世人,甚至將瓷的獨生子賜給他們。”在 這里的意思,是神愛所有的人以致得救,並且雖然有這份愛,仍 要看墮落的人類是否相信和接受才能得永生嗎? 這種阿民念派的神的愛,到底是什麼愛?這是阿民念派自己 的說法。他們歪曲了神的話,使他們走向毀滅之途。 在聖經里,把“世人”與基督(我們的中保)連說在一起的 地方大約不下十次。譬如“瓷是神的羔羊,除去世人罪孽的”( 約一29);瓷被稱為“救世主”(約四42);瓷是“世界的光” (約八12);“這就是神在基督里,叫世人與自己和好”(林后 五19)等處。 這些經文中的“世人”是什麼意思?那很明確不是指所有的 人而言。主耶穌自己說過:“我不為世人祈求,卻為你所賜給我 的人祈求。” 神的愛是賜給被揀選的世人,並且有一天,瓷會賜給他們一 個新天新地,有義居在其中(彼后三13)。 這樣,約三16絕沒有普世救贖教導。 保羅在羅五18說到基督的義時提到:“眾人也就被稱義得生 命了”,也同樣沒有普世救贖的意思。 在羅馬書五章那里,保羅在比較新舊約中兩位代表?? 亞當與基督?? 的不同。所有在亞當里的人,稱為眾人。在基督里,稱為“神的 選民”,是父所賜給瓷的。所有人(屬亞當的)因一人犯罪就被 審判而定罪;照樣,因一人的義行,眾人(在基督里的,也就是 神的百姓)也就被稱義得生命了。 這和抗辯派所教導的普世救贖就大不相同了。 但是使徒保羅在提前二4那里,不是說上帝願意萬人得救嗎? 是的,字面上是如此,但如果這真是像普救論所堅持的那樣 ,那麼神應該是讓每一個人,一個一個地都得救才對。但是事實 是這樣嗎?難道上帝不能確實執行瓷的旨意嗎? 可是,這從來就不是神的旨意,瓷一向有揀選,有舍棄;瓷 愛雅各,但不喜歡以掃。並且從永世以來,瓷有絕對的主權。阿 民念派曲解了神的話,歪曲了其中的意思。保羅曾講到各種人, 君王和一切在位的,勸提摩太為他們代禱。因為上帝願意他們得 救;各種人,無論他們是什麼階層或地位。但這段經文也同樣沒 有支持普世救贖教義的意思。 不要再提別的,那麼在彼后三9那里,上帝“不願有一人沉淪 ,乃願人人都悔改”是有什麼含意? 那里的意思是,人人是指包括在應許之內的人,對于他們, 上帝絕不會忽略瓷自己的應許。 總之,在整本聖經中,沒有一處經文是教導普世救贖論的, 普救論的說法與神的見証是相沖突的。全人類將在亞當中毀滅, 而不是所有的人都會被基督拯救。基督只是要救瓷自己的百姓( 見太一21);在約十15是說為瓷的羊;在來二10是說為瓷的兒子 ;在約十七2那里是說為天父賜給瓷的人,才是謙卑至死予以救贖 的人。瓷使他們從死里復活,賜信心給他們。這信心是瓷根植在 他們心中的。並且借著信心,他們才能接待瓷。“凡接待瓷的, 就是信瓷名的人,瓷就賜他們權柄,作神的兒女”(約一12)。 是主使我們在心里產生了這種信心,然后我們才能在基督里 得救。 所以用信心接待基督,並不是我們自己能做到的,這信心乃 是神的恩賜,而我們接待基督是在神把我們的罪歸給瓷之后。次 序是神先賜與我們信心,之后,我們才能接待基督。 抗辯派跟隨伯拉糾派的腳步,仍然主張人本身有能力相信和 接待基督。還有另外許多人(他們稱自己為改革宗),實際上他 們傾向于阿民念派。在他們的說法里,我們常常聽到的是:“你 們必須相信耶穌,瓷為罪人而死,你們一定要接待瓷。”但事實 是人根本不會接待瓷,除非天父賜給信心(約三27)。 人以信心接待基督,乃是神預先將信心根植在人心中,並為 基督所賜的。象雅各當他哥哥以掃正迎他而來時,必在懼怕與愁 苦之中,尋求他祖父和父親的神的庇護。但當他在毗努伊勒與天 使摔跤,神剝奪他的自以為義,使他喪失了力量,而當他與神較 力得勝之后,他在示劍地方築了一座壇。他稱神為以色列的神。 之后,隨著神的恩賜,雅各說:“神也是我的神!” 所謂接待的意思,就是信奉神所賜給我們的耶穌。在約一12 那里,把“接受”譯成“接待”。“凡接待瓷的……瓷就賜他們 權柄,作神的兒女。”我們必須要一位神所賜的耶穌,瓷賺得了 救恩。瓷又把救恩,應用在瓷自己的百姓身上。 在這一點上,普世救贖論可以說完全站立不住的,因為: 1. 基督不是為全人類而死; 2. 人以信心接待基督不是出于自己,乃是出于神。 讓我們摒棄普世救贖論荒謬的教義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