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撒母耳記上】

一、概要

作者是撒母耳(35),也可能是拿單和迦得(代上廿九29)。時間包括120年;鑰義是“國度”,鑰節是十二章13節,書之性質是歷史;主要人物是掃羅。

二、題旨

本書主要論到掃羅王的興衰,撰述人為先知撒母耳,后由大衛承繼國位。

三、大綱

撒母耳為先知(一至七章); 掃羅登基(八至十五章)

大衛受迫害(十六至卅章);掃羅的敗亡(廿八至卅一章)

四、特征

本書是著述先知的開始,從此在以色列人地位最顯著的是先知,而不是祭司。

撒母耳在幼時就有信心,能禱告,他的父親是利未人(代上六2627),在他出生以前就被獻給耶和華。哈拿謝恩的祈禱與馬利亞偉大的感恩很相似(路一4655)

摩西曾預言王之來臨(申十七1415)

撒母耳是一個巡回的士師(1517)。“先知學院”明顯是撒母耳所倡導的(510;十九20;王下二35)

撒母耳的先知工作包括為繼承王位者膏油。

五、顯著的教訓

以利與撒母耳都是敬虔、尊貴的人物,為人誠實正直,然而忙于神的服事,而忽略了自己子弟的管教,以至結局悲慘(1217;八35)

約柜是神給他百姓的祝福,但對他的仇敵卻是咒詛。

掃羅為王乃是百姓自己的選擇,在肉身方面來說,他占有許多優越的條件,他初掌國政一帆風順,假如他這樣繼續下去,那么以后的結局就全然不同了。他最大的弱點是缺乏屬靈的遠見,亦可說是屬靈的欣賞力。

掃羅所犯的錯對統治者而言均屬司空見慣︰(1)在等候撒母耳時毫不忍耐(十三814)(2)在勝利時的激動,自己又夸下誓言(十四章)(3)違背神的清楚命令,並一意孤行(十五章)。此外,他對大衛心懷忌妒。這一切人類的弱點都可以藉著單純的誠心依靠神而得以製衡,因為神能把特殊的能力賜給統治者。

大衛最后出現了,無疑在全部聖經中他是一個極光采的人物。他集軍人、政治家、統治者、牧者、音樂家、詩人于一身。他戰勝了非力士人歌利亞,表現出他純一的信靠神而勇氣百倍。大衛有兩項內在的美德也是很顯然的,他對他的朋友約拿單至誠的友愛,以及他耐心等候神的時間登上王的寶座,其實他早已受膏了。

撒母耳在隱多珥一位交鬼婦人的家中顯現乃是事實,因為這位婦人大大驚懼,邪術為律法所嚴禁,並且也悲慘地說到掃羅內心的屬靈情況(利廿27;申十八1012)

六、特色

撒母耳記上下原來是一本書。哥利亞的鎧甲重一百五十多磅,單單他的槍頭就重二十磅,大衛這時候的體重有沒有一百五十磅還有問題,許多大衛的詩篇是在這時候寫成的。

七、了解的關鍵

在全部聖經中,神用著者所寫出來的材料都是為造就我們。關鍵所在是掃羅和大衛內在本性相沖突,以致結果就不一樣。你有沒有掃羅的毛病,或大衛的優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