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后書】
一、背景
著者為使徒彼得(一1),寫書地點可能是羅馬。如果彼得寫此書是正在尼祿迫害基督徒的時候(主后65年),又如果彼得是在此迫害中被殺,那么可能本書是寫于主后67年。
寫書的緣由︰此書非同其他書信,並沒有特別指定的受書人。但因此書為“后書”(三1),我們就可以推知這封書信必定是寫給以前受收的人。寫書的必要是叫他們準備,可能有隨時的危險發生。
二、題旨
在小亞細亞的教會,在外面受嚴重逼迫與試煉。彼得寫了前書,為的是要幫助他們勝過這個危機。現如今他們在內部又受到異端背道的威脅。為了應付此種危機,彼得又寫了后書。目的是在警告與勸勉(三17、18)。鑰字是“知識”(一2、3、5、6、8;二20、21;三18)。
三、主要分段
基督徒的美德(一1─14);高舉聖經(一15─21);假師傅的危險(二1─22);基督再來與主的日子(三1─18)。
四、本書特征
彼得后書與提摩太后書很相似。二書均預先見出未來的背道。保羅看出在平信徒中,受到此惡毒的影響;彼得則警告那些假師傅。猶大書著者也見出此同一危險,所以他在各方面給以警告。但無一處表示出灰心喪膽,或悲觀失望。神的應許仍足夠用的。
有人懷疑當保羅在羅馬殉難時,彼得是否也在那裡,因為保羅在他的“監獄書信”中並未提到彼得。也許是剛在保羅殉難之后到達羅馬,本書即由羅馬寄發。
彼得后書與猶大書在某節段上有相同之處。這可能是因為使徒們常常一同出門布道,當彼此互相傳達信息時,各人都存記在心。彼得感覺到自己的死期臨近(一15),又記得主所預言的情形(約廿一18、19)。
新約中最嚴厲的批評話是對假師傅的攻擊(二12、17、18、22)。
五、大綱
引言(一1、2)
保守(一3─21)
應許
進步
見証
主道
假師傅的危險(二)
出現
刑罰
教訓
堅忍(三)
對譏誚
在恩慈上
在忿怒上
在儆醒上
六、特殊教訓
一章5─11所說的七件美德乃是寶貴信心所結的果子;是由地至天的階梯。
明白聖經的重要原則是記載在一章20─21,這裡說真理並沒有獨立的解釋,乃要以經解經,互相比較而得其正意。
第三章開宗明義就提到世人對基督再來要道的態度。在同段經文中也論及主所以遲遲未來的原因(三9)。保羅在彼得的心目中是非常受尊敬的,從“我們所親愛的兄弟保羅”(三15)這幾個字我們就可以見出。
在第三章之末繪聲繪色地論到世界的終局這個偉大的題目。
七、鑰訣
本書可以用下面的一句話來標示︰在主旨必成的亮光下警告並反抗假師傅的教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