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彼得前書】
一、背景
著者是主的門徒,使徒彼得(太十2),安得烈的哥哥,是十二門徒的發言人,古代教會中的領袖人物。
著書時間約在主后65年,寫自幼發裡底斯河畔的巴比倫(五13)。
寫書緣由︰彼得寫此書給散住各處的猶太人基督徒(一1),也是寫給外邦的教會(二10)。古代基督徒的信心受到各種逼迫的嚴重考驗,他們也是遭遇極度的貧困。彼得寫信安慰他們。
二、題旨
本書的特別主旨就是“得勝苦難”。而且這也是真理,基督徒生活的次序就是先受苦難后得榮耀(四13)。“受苦”二字在本書中有十五次之多。彼得也是勉勵基督徒要在治理者面前生活無瑕無疵,以致使仇敵控告基督徒為擾亂治安,無法無天的人,顯出毫無根據。他也說到保羅的教訓(彼后三15、16)為聖經的真理。本書的鑰字是“盼望”。
三、主要分段
在救恩的亮光中來看基督徒的苦難(一1至二8);基督徒生活的七個地位(二9至四19);在基督複臨的亮光中看基督徒的服事(五1─14)。
四、本書特征
彼得在聖經中是一個重要的名字。保羅的名字在聖經中雖然提過一百六十二次,其余使徒的名字以共提過一百四十二次,但彼得一個人的名字就提過二百一十次。
彼得的書信與保羅的書信有很多相似的地方。書信的開端是︰問安,感謝,用個人的感情作結束。
差不多基督教的主要教義都在彼得的書信中論過了;基督的受苦與受死(二24);重生(一23);寶血救贖(一18、19);複活(三20、21);基督再來(一7、13;五4)。
在使徒行傳十五章以后沒有提到彼得。但在加拉太書二11卻論及他訪問敘利亞的安提阿。有人以為彼得最末后幾年是在羅馬,他在那裡為主殉難。但很少証據來証明此點。
有人想彼得寫此前書是在保羅殉道之后,托西拉送至保羅以前所成立的教會,鼓勵他們雖在百般試煉中,也要百折不撓堅持主道(五12)。
五、大綱
引言(一1─12)
在神面前的行為(一13一至二10)
聖潔、愛
屬靈的長進,贊美
在人面前的行為(二11至四19)
順服掌權的
忍受逼迫
家庭關系
社會關系
基督徒的榜樣
教會的行為(五1─10)
牧者,會眾
結束(五12─14)
六、特殊教訓
論到基督徒為何受苦,本書乃是權威。彼得提醒主內的弟兄姊妹們要在基督的被拒與被恨上一同有份(四12─16)。基督再來乃是信徒有福的盼望(四7)。
作妻子應當順服,如此可見証神恩。仆人雖在壓迫之下也當順服(二18─20)。
在本書內很清楚解釋到默示的問題(一10─12),在這裡說先知仔細考究他們所寫的,為要從神那裡學習真理。
馬可(第二福音著者)明顯當彼得寫此書信時與他同在(五13)。
七、鑰訣
在本書中我們從彼得的筆下看見一些神永遠的真理,著眼點乃是先受苦后得榮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