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馬太福音】
一、背景
著者是馬太(又名利未),他是稅吏,無疑他是一個聰明伶俐的人,善于寫作,又熟悉人情世味。他的家在迦百農;他專于歷史、詩歌、教義和猶太人的預言。他用簡潔、明順的文字寫作,而且秩序井然。
著書的日期約在主后60年,大概在基督死后30年。
他寫到基督為王;他的特別讀者是猶太人。
二、題旨
鑰節是一1。在本節中可以找到本書之題目與宗旨,拿撒勒人耶穌就是舊約所應許的王,先說到大衛的子孫,后說到亞伯拉罕(獻祭)的子孫。
書中特別著重基督為彌賽亞的職權,基督完全應驗了舊約聖經中所預言要來的彌賽亞。雖然如此,但他被拒絕了,所以他在十字架上也應驗了亞伯拉罕后裔的犧牲獻祭的預言。
三、主要分段
王向以色列民顯現(一至十二);王被拒絕,身為獻祭之子走上十字架,複活,升天(十三至廿八)。
四、本書特征
馬太福音是舊新約之間的關鍵。
新約共引証舊約有六十多次,單單馬太福音就引証了四十多次。
特殊短句︰“應驗經上的話”。
馬太所記載基督的家譜是追溯到彌賽亞系派而回到大衛王那裡。
馬太記載基督的兩大主要講論︰山上訓眾(五、六、七);與橄欖山講論(廿四、廿五)。
馬太十三章預言在今世所要發生的事,在那裡所說的七個比喻乃是一幅圖畫。
五、大綱
□王之神奇誕生 (11)王之應許教會
□王之被神保佑 (12)王之榮耀變像
□王受約翰之洗 (13)王之明徹講論
□王受撒但之試 (14)王之凱旋進京
□王之偉大宣言 (15)王之神賜智慧
□王之奇妙神跡 (16)王之可怕拒絕
□王之預備使命 (17)王之二次再來
□王之故意被拒 (18)王之被賣預言
□王之天國比喻 (19)王之十架犧牲
□王之永遠慈懷 (20)王之勝利複活
六、特殊教訓
山上訓眾應用在︰(1)基督的當日;(2)現今;(3)未來的國度裡。
注意王之屬性︰他的位格,預備、宣傳、方針、受難、能力。
基督受死與複活的記載占馬太福音全書的四分之一。
七、鑰義
基督是王。他雖遭拒絕,被釘于十架,複活升天,但他仍然是王,並將要証明他是王。
馬太福音易于誦讀。其中的敘述是生動的,描寫的淋漓盡致。注意有關時間的字句,將馬太與將要發生的事件加以聯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