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第三课 真神的本质——是灵


  

第三课 真神的本质——是灵


 

  有人在想在问真神上帝是存在的,但他的本质到底是怎样,这个问题的答案由耶稣与撒玛利亚妇人谈道的时候已经指出了“神是灵”以下共同谈论有关“神是灵”其内在的含意。

  一、灵的定义(约4:24)

  1、灵是无形可见: 灵是没有用眼睛可以看见的形体。

  2、灵是无质可摸: 灵虽有实质,但这质不能用手可以触摸到。

  3、灵是无量可称 :灵的实质,不是某物质,有重量可称的。

  4、灵是没有方积: 灵是没有方形或体积,不受空间限制。

  5、灵是无处不入: 灵是不能受任何物质阻隔,无处不入。

  6、灵是不受分解: 灵的实质不会受任何因素逐渐分解,至终不存在。

  二、灵的超越性:神是灵是超越一切被造的属灵实体

  1、真神是自存的灵: 灵可分为二类;被造的灵与自存的灵。

  被造的灵有天使,天使长(包括堕落后的邪灵)并人的灵魂,这些被造的灵是被造出来的,是有时间的开始,却没有时间的终止。自存的灵只有真神,他不以其它的因素出来的,也不会因时间、空间或其它的因素而消灭不存在,所以是自有永有,出3:14提前6:16

  2、真神是无限的灵: 真神的存在是无限所以是无所不在的,其内在的本性如:公义、圣洁、良善、智慧、知识等都是无限,无限又表示完全绝对的意思。被造的灵其存在和本性都是有限的。因为被造的不是绝对是相对的。

  3、无限灵与有限灵有交契关系: 无限的灵在其一切的本质和特性上都是超越有限的灵,但其之间有一种交契的可能。所以在神所创造的宇宙万有之中只有天使与人类才有与神交通的可能,因为只有天使与人类是有灵性的存在,但这个灵性是神赋于的为使天使与人在神面前享有这种对神交通,向神敬拜的崇高之福。这个真理是主亲自宣告过的,约4:24,主说,神是个灵需要心灵(灵性)和诚实敬拜他。

  三、灵是无形体

  1、因此是超越物质: 凡形体的都在物质之内,真神灵是无形体,因灵不是属于物质,神没有物质的形体,所以不能对神有物化的观念。神创造了物质,他就不是物质,他若是物质就不能创造了物质。但非物质不表示都不存在,神是灵质,真实的存在。

  2、因此是没有部分: 真刘灵不是一个组合物,一部分、一部分而组合的,他是完全的灵,在本质上为一的。

  3、因此是不可视性: 真神的灵是无形体,所以是人肉眼不能见的,因为灵不是在人肉眼的视觉范围里。所以圣经说从来没有人看见神约1:18是人未曾看见提前6:15/16。

  4、因此是无所不在: 真神是无所不在,因他无限的灵不在形体里受形体的限制,是超时空的。否则也有形体空间位置,凡是形体就超脱不了空间的限制,不可能是无所不在,诗139:7/8,但有限的灵在形体里(如天使灵魂)故天使和人的灵魂不是无所不在。

  四、灵是有实体

  真神无限的灵虽没有形体却有真实的实体存在,以下有几点作为说明:

  1、并非人空洞的意念或心中的构思。

  真神无限的灵虽无形体,但却不是人空洞的意念或人理性、思想中所产生的主观构想。

  2、并非人所编造出来的神话故事。

  真神无限的灵虽无形体,但都不是象外邦宗教,迷信所敬拜的,那些人编制出来的神话故事。

  3、并非是一种能力和影响力而存在。

  真神无限的灵虽无形体,但却不是某种无生命,无特性,无位格,无实体的能力和影响力而充塞空间或影响万有。(宿命论)

  4、乃是一个真实的属灵实体存在。

  真神无限的灵的实体是有属灵的特性存在(如自觉、理性、知识、意志等)因圣经记神对摩西说:“我是自有永有”出3:14。实体被定义为:斯宾诺莎,在自身内并通过自身而被认识的东西。实体是“自由”的,而“自因”也就是“其本质即包含着存在,因此实体是存在的。实体即自然界,其存在是一个简单直观的事实;肯定唯一实体的存在所表明的也就是自然界本身所具有的统一性和客观实在性。所以上帝实体存在并不是从上帝的概念出发来论证其存在,而是就从上帝即自然的存在本身出发来肯定其存在的。上帝的存百自明的,不需要论证的。

  5、属灵实体借物质实体来理解。

  属灵实体的存在虽然内眼不能见但藉物质实体的存在来理解。

  以下几位哲学家对属灵实体与物质实体解释作为参考。

  十七世纪大陆理性派的创始人和奠基人,法国资产阶级的哲学家勒内·笛卡尔:他认为现实世界中存在着两种实体,即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精神实体的唯一本质属性就是思维;物质实体的唯一本质属性就是广延,即占空间性、思想是没有广延,不占空间的,广延的东西则不能思想。另有一个是以上帝的观念中“推论”出来的最高实体,即上帝。(笛长尔这个推论,斯宾诺莎给于否认,其认为上帝以其自然的存在本身出发来肯定其存中的。这二者只不过对上帝实体存在二种不同理论,但对上帝的真实存在是不会有影响)笛长尔又言,精神实体和物质实体都是“相对的实体”,只有上帝是“绝对的实体”,但相对的实体都是依赖于作为:“绝对实体”的上帝,是由上帝创造和支配的。不论笛长尔的理论最终带来结果如何,但对实体不同的区分和解释是可取的。

  公元前三世纪希腊大哲学家亚里斯多德,说[在物质里面不能找到灵魂的起源,因为灵魂里面不混合或搀杂其他东西,如:水、火、石、泥、空气混在里面,因为这些物质都没有记忆、感觉、思维的能力;也不能保持过去,领悟现在,预见将来。这些灵魂里的特质乃是神圣的,除非上帝而来,人是无法获得]

  爱因斯坦说:物质与灵没有矛盾,都属实体,但是二种实体在本质上有区别,物质实体不能思想,没有意识等,属灵实体有思想,有意识等。

  物理学家浦宾教授说:物质实体与属灵实体没有冲突,并借物质的实体使我们能体会到属灵的灾体。

  五、灵能自显: 真审无限的灵活要和有形体的世人相交相处,通过三方途径。

  1、藉人形显现: 在旧约圣经中,多次提到耶和华或耶和华的使者,藉人形显现与人相交说话,这是第二位格圣子神藉人形显现。创16:7/10、18:1/2、21:17/18、出3:1/8。

  2、藉荣耀显状: 在旧约中真神有时在异像中以荣耀的形状显现向人说话。赛6:1/9,结1:26/28。

  3、藉肉身显现: 圣子神在肉身向人显现。提前3:16。

  无论是那种方式显现,真神无限的灵都不受形体的限制。

  六、灵无性别

  在基督教神学里,虽然这观念未受注意,但却已经潜在其中。在新旧约圣经中都用男性词汇来讲论神,而整本圣经对神的比喻大部分皆为男性,例如:父亲、君王、牧者、丈夫。这些词汇是否意味着神是男性吗?其实更应该先问的,是否能以“性别”来论神呢?若是不能如何来解释这些词汇。

  1、性别的特征是受造物的特质。

  因为性别是受造物的特质,神是造物之主,是无限的灵,没有一个可见可摸的形体,所以不能假定造物之神其内部也相对有这类阴阳之性。

  2、古代以色列文化以父亲比拟神是恰当的模式。

  在神学用语的类比性质,就是造物的主,他与世界之间基本上便有“料体类比”的关系,神与世界有存续的关系。因神的实体彰显于世界的实体里,因此以受造物来类比神是合理的。在神学里这种处理并没有将神贬低为受造之物,只是肯定在神和受造物之间有对立或相似之处。以致后者能作为神的指标。

  例如, 以父亲比喻作神,换言之,神被比喻父亲。有些方面神像世上父亲一样,说神是父,便是说,古代以色列中,父亲的角色让我们能对神的本质,作为有所认识。这不表示神是男性的,或神只限于古代以色列的文化范围里。

  海特《在基督里的新夏娃》一书中,曾提出这一类问题:

  古代希伯来社会中某些“母性的特质”——如怀抱幼儿给于安慰,成为隐喻,说明雅巍(即:耶和华)将照样特他的子民以色列。同样,各种“父亲的特质”——如训练儿子,也成为描写神的意象。不同的文化与时代,对于母亲和父亲适合扮演怎样的角色,观念皆不相同。

  为了要澄清神并非男性的事实,近时代有几位作者特别探讨神如“母亲”呈现出女性一面,神是“父亲”呈现出神男性一面,或神是“朋友”呈现神是较中性的一面。

  在麦费格所写的“神的模式”一书中找到,他说[神像父亲并不是意味神就是父亲(男性);神像母亲并不意味神就是母亲(女性)。我们想像神如父亲和母亲,但是也应知道这些意象如其他的隐喻,都不是以表达神那创造的爱。……尽管如此,我们仍以自己所熟知,所亲切的言词,来提到这份爱,就是讲论父亲与母亲的话,他们给予我们生命,我们出自他们的身体,又倚赖他们的照顾。

  3、圣经拒绝神的性别为的与异教假神加以区分。

  其实旧约圣经避免将性别加在神身上,因为这种联想具强烈的异教色彩。迦南人所祭拜的繁殖类神祗,特别强调男神与女神的性功能。旧约拒绝承认神的性别有任何的重要性。正如海特所说:今天愈来愈多人教导:神兼具男性与女性的特质。他们如那些假定神绝对为男性的人一样,都应该记住:任何将性别加于神身上的做法,都是加复到异教的做法。

  1994年的《天主教教义问答》,也提出类似的看法,其中强调双亲的意象——尤其是父亲——能带出福音的中心主题。在称神为“父”时,此一信心用语有两种意义:一为神是万物之源,具超越的权威;另一为,他是善良,慈爱的,眷顾所有属他的儿女。神如家长的温柔,也可以藉母亲的意象表达,这意象强调神的临近,即造物主与受造物之间的亲密关系。因此,信心的言词运用了人类对双亲的经验;以某角度来看,对人而言,父母是第一个神的代表。但经验也告诉我们,人的父母是会犯错的,会扭曲父职与母职的形象。所以我们必须记住,神超越人间性别的区分。他不是男人,也不是女人,而是神。他也超越了人的父职与母职,不过,他却是其源头与标准;没有一个人间的父亲能像神为父一样。

  七、圣经提到神的形象和肢体名词。

  在上文已谈过真神无限的灵是没有形体,不在形体里受限制乃是无所不在的,那在圣经里好多地方提到神的形象和神肢体名词,这应该怎么去理解呢?

  1、神的形象如样式 创1:26/27

  (1)以伦理和认知角度来解释 :应指神真理、仁义、圣洁、公义、良善、知识等的形象,不是指什么物质形象。弗4:23/24

  (2)形象是指相或塑胶像, 人是按神形像造的有一方面含意,一是反映,人是神的一个反照,亦应活得像上帝。二是,人并不等于神,只是像神。

  2、肢体名词: 出33:11、20面、撒下22:9、16鼻孔,代下16:9眼目,诗18:9足,赛37:17耳朵,赛52:10手,出15:16大能膀臂。这些是一种拟人法表达方式(拟人家的说法)

  (1)此法是一种诗象符号或说是用来描述神的比喻。

  没有这些比喻,人就无法谈论神了。

  (2)此法是指以描定人词汇和方法来描写神之本性。 行动及感情。更确切地叫做,神人同感同欲说。神是看不邮的,无限的,也是无形体的,若要述说神任何一方面特性、行动、作为,就不得不以人之特性来用于神身上,不然的话,神的知识就不能宣之于言,也就不能传递和保留了。

  (3)此法是俯就人有限的能力,帮助人容易理解神的本性。

  神的存在和其一切属性、作为、行动是人无法测度,但神向人启示了自己也是俯就人有限的理解,否则人就不能容易理解神的本必不定期就是启示论里的“俯就论”

  (4)不可以字面意义来解释拟人法言语,否则因词害义了。

  圣经是用各种不同文体和修辞拟人法言语,否则因词害义了。

  圣经是用各种不同文体和修辞法写成的,拟人法就是其中的一种,在解释拟人法的时候要注意不可按字面意义,若将描写神肢体的名词按字面意思来解释,就会以为神也有我们人各种肢体器官构成的一个躯体,这就是因词害义了。

  (5)不可拒绝拟人法用语,否则陷入怀疑主义和不可知论中。

  圣经虽用各种文体、修辞用语写成的,不可按字面去解释这些修辞用语,但也不可否认拒绝,否则会陷入怀疑主义之中,对圣经起怀疑或不可知论中,反正我也不知道就干脆不信。

  只要我们能掌握正确的解经原则和方法,才能理解这些修辞用语其内在的实意,使我们对神所启示的真理有全面理解。

  八、所需的敬拜

  神既是无限的灵,他所需的和人对他的应是什么样的敬拜和事奉

  1、不可用神像 :真神既是无限的灵,是没有可见,可摸的形体。所以人不可为神雕刻,塑造什么神像来敬拜。这样就大大亵渎真神那永恒不变的神性,将神的荣耀变成必坏的人和飞禽、走兽、昆虫的样式罗1:21/25。所以在整本圣经启示中让我们知道神特别强调吩咐选民不可制造敬拜偶像。当选民敬拜偶像之时也就是选民被神厌弃惩罚之时。出20:4/5、23申4:15/19出32:7/10王上12:25/30。到新约启示也是如此罗1:23将不能朽坏的……

  2、不可拘方所: 在旧约之时,神虽为选民定下了敬拜神的场所(会幕圣所)其实真神无限的灵并不住在人手所造的殿中,这只是神对选民一种顺吸的测验,可是选民跟不上神启示渐次性,固执已往死守物质的圣殿,将那真正属灵的圣殿和敬拜神的凭藉耶稣基督拒绝了,至终连物质的圣殿也被拆毁,徒7:44/50、约4:20/22主对妇人说敬拜神不在耶路撒冷圣殿也不在基利心山上。

  3、不可凭外礼: 外邦宗教,教徒以其礼物献给假神,以厚礼求宠。在旧约中神虽给选民定下许多献祭条例,这并不表示神需这些供物给。因万有都是神所创造而赐给人类,徒17:25。乃是为藉着这些来显示选民对神有否信心、顺服、乐意的心态,凡出于信心乐意的献上必蒙神所说的。撒上15:22弥6:6/8。但选民背逆了神的诫命,他们的礼物也不蒙神的悦纳赛1:10/17。

  所以信徒的奉献不应是为求宠或换取神的某些外在祝福,乃是为了报恩,为福音事业,只要献的甘心乐意动机纯正必蒙神悦纳和赏还。林后9:6/11。

  4、需心灵诚实 约4:23/24,敬拜一词,表示敬拜者对被敬拜者发自内心的认知和甘愿以至产生行支的俯伏敬春,这种俯伏敬奉是敬拜者对被敬拜有正确的认识,他是宇宙的创造者,人类的救赎主,我们是他创造,是他救赎,理当的他俯伏敬拜,这才是心灵、甘心虔诚的敬拜、来12:28/29。

重建时间:2025年7月4日 ------- 13/10/30/星期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ZhuNei.Love 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