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19.灵恩运动与「话语-信心运动」


  

19.灵恩运动与「话语-信心运动」




  我们在此必须先声明,我们并不反对灵恩运动(Charismatic Movement),尤其是圣经(特别是使徒行传)所记述的圣灵的工作,使教会/信徒兴旺的灵恩运动。在廿世纪,甚至廿一世纪,我们知道灵恩运动将继续在世界多个地方带给某些教会的复兴。这里所指责的是现代因为灵恩运动而走偏差/变成异端、极端的灵恩运动或一些教派。

  我们必须先全面的认识灵恩运动,然后才有办法从混杂中辨认那些是极端,那些是异端的灵恩运动。

  当今教会对灵恩运动有许多分歧的意见和看法,我是按福音派教会的角度来作以下的分析。

  引言

  在基督教会之间兴起的灵恩运动在本世纪备受人关注瞩目,除了以一些神迹奇事,疾病得医治之见证,透过口传、刊物、广播媒界宣传外,还有灵恩教会传道人的讲道吸引和引起许多反应,更受人注目,几乎成为全世界信徒必须谈论或思考的一个课题。

  灵恩运动的信徒增长快速。据统计,1987年世界各地灵恩运动第一、二波的信徒共二亿四千七百万,而第三波在八十年代初,信徒已增至二千七百万。但是,福音派学者对这些统计数字的准确性不能全部接受。例如,第三波灵恩运动学者韦拿(Peter Wagner)将中国大陆与神迹奇事有关的信徒也算入第三波灵恩运动内。我们不再争论统计数字的问题,不过必须接受灵恩运动的影响的确是迅速。

  历史背景

  灵恩运动第一、二、三波的名称最初是由美国加州福勒神学院的彼得.韦拿(Peter Wagner)所提出来的。所谓第一波,是指1901年开始的「五旬节运动」(注重圣灵充满、灵洗,讲方言),由美国肯萨斯州(Kansas)开始;第二波是指五十年代末、六十年代初兴起的「灵恩运动」(注重讲方言及圣灵充满),也称「新五旬节运动」,由南非及美国传开,在各地成立全备福音商人团契(Full Gospel Business Men’s Fellowship);第三波则是八十年代初的「葡萄园运动」(Vineyard Movement),又称为「神迹奇事运动」或「权能布道运动」。

  我们必须弹性地运用这些名词,因为一般所称「灵恩运动」,有时是指第一、二、三波各阶段的灵恩运动,而不独是指第二波的「灵恩运动」。

  第三波灵恩运动

  我们在此只谈论第三波是因为它是当今最流行和吸引人的灵恩运动。

  第三波的「葡萄园运动」又称为神迹奇事运动,也被人称为「权能布道运动」,主要领导人物是温约翰弟兄(John Wimber,中文通称温约翰弟兄)。其实,温约翰并不是葡萄园教会的创办人,但是这间教会由他接手后,成为推动第三波灵恩运动的杰出领袖。今天,由温约翰弟兄所出的第三波灵恩教会已分门别类在世界各地出现,如今世界的各地教会,包括中国的教会,受第三波灵恩运动影响甚深。不时听闻有人得医治而信主,也在聚会中行神迹,例如被圣灵击倒得释放等事发生。这些行为令福音派教会的传道人和信徒迷惑,不知如何解释这些的现象。我电视台暗暗追和拍摄在权能布道聚会中传道人行神迹医治病人的事情。有发现一些是蒙骗参加者的(就是有传道人和某些信徒暗中合作蒙骗其它参加者),也有无法证实是假的。因此只能结论说,神迹医治的事情是有真有假。只要求信徒和教会必须小心分辨。不要随意受迷惑。

  葡萄园教会于1973年由一个南加州灵恩派的布道家加力信(Kenn Gullilson)所成立,他是「耶稣运动」(Jesus Movement)时代一个很著名的牧师。起初他在法兰度(San Fernando)带领一些查经班,后来成立了教会,增长颇快。不久他于西洛彬矶开始另一个葡萄园基督徒团契(Vineyard Christian Fellowship),一年之内人数增加超过一千人。之后,他就另谋发展。温约翰本来是一小教会(Friends Church)的牧者,因为灵恩的经历而被要求离开该教会。

  根据温约翰的见证,他的太太染有一种称为“性格破裂”(personality meltdown,像“精神分裂症”)的心理疾病。有一晚,她睡醒时得着圣灵充满,说起方言,疾病也不药而愈。另外一次,温约翰请了一个青年人到他教会讲道,那青年人在讲坛上说这教会必须得到复兴,并求圣灵来工作,当时很多人就仆倒在地上,有些人也有讲方言等的特殊经历。回家后,温约翰因这事情不能入睡,在车房中找到一些讲论圣灵的旧书,当他读过这些书籍后,发觉历来不少人曾有类似的经历,他便肯定当晚的经历是从圣灵而来的,并没有甚么可疑的地方。

  其后,温约翰在阅读四福音书时,发现耶稣基督除讲道教训人外,更行了许多神迹奇事,因此他觉得自己也应该有同样的能力事奉。于是,他在崇拜时就叫人出来,为他们祷告治病。结果在十个月之内,虽然有许多人出来,却没有甚么人得着医治,他十分灰心,甚至有些会友因这原因离开教会。有一回,他到一位女士家中为她的热病祷告,她竟然实时好了;他离开时十分雀跃,之后就全力投入这样的灵恩运动。

  第三波灵恩运动的另一位著名推动者是韦拿(Peter Wagner),他是富勒神学院(Fuller Theological Seminary)宣教学院的著名教授,也是因灵恩的经历而投入灵恩运动。

  韦拿为了避免福音派教会抗拒灵恩之追求,故此不用「灵恩派」名称分辨。他主张用「圣灵第三波」这名称,一方面承认与第一、二波有历史上的关系,同时也可以与以前的运动有别。

  灵恩运动的特征

  另一方面,灵恩运动是一个相当复杂及颇具争论性的运动,原因这运动在思想上随着时间的过去而有变化,不同的领导人也有不同的看法。归纳著名第三波领袖,韦拿(Peter Wagner)及著名福音派神学家巴刻(J.I. Packer)的定义,有以下的主要特征:

  一.认为新约中的事奉恩赐和属灵经历都未停止,今日信徒同样可以期望并追求得着的。

  二.认为可追求的新约经历包括有灵洗(徒2:1-4;8:14-17;10:44-46;11:15-17;19:1-6)、说方言(指一些地方言语的声音(glossolalia,例如某些民族的土话,不是未学过的语言。)(又有灵恩派的人士说这些「方言」/「舌音」是天使的话)、翻方言、说预言、行神迹、赶鬼,知识言语。

  三.注重个人在祷告中多运用方言/舌音。

  四.强调教会生活的中心是敬拜,并且在敬拜中鼓励会众唱灵歌(指使用简单而重复字句的短诗)。在敬拜中也用身体言语表达赞美和祷告,例如:举手、摇摆身体、跳舞,甚至仆倒地上等身体活动,加深个人的情感/情绪来敬拜。在唱短诗时,常以新型乐器,例如电子吉他、锣鼓作伴奏。

  五. 在讲道中时常强调预言、讲说异象和异梦。也要求会众开放自己,等待神透过预言、异象和异梦的引导。

  六.追求神迹奇事,特别是神医,聚会后按手为心灵软弱者祷告医治。

  七.着重内在的心灵医治,帮助他们「想象」基督,透过辅导和祈祷解决心灵问题及寻求释放。

  八.认为许多疾病和精神困扰是邪灵的工作,应该为他们赶鬼。

  九.强调教会生活和事奉应常保持弹性,使圣灵能自由运行,改变教会或事奉方向。

  十.委身于积极的传福音工作。

  对灵恩运动的分析

  对以上十个灵恩运动的现象,我们可归纳成四个范围来作讨论:

  一. 启示、权威、使徒超越性问题

  灵恩派认为当他们在圣灵默感之下说预言的时候,神也赐新启示给他们。灵恩派高举这种「新启示」,在讲道中运动和提出他们领受了由神来的「新启示」(或特别启示),也把这种特别经验当着是圣灵所赐。另外,灵恩派坚持使徒在初世纪能说预言和行神迹,那他们在今日也应照样可以说预言和行神迹。

  二. 属灵恩赐问题

  灵恩派注重追求各种属灵恩赐,尤其是哥林多前书所列的恩赐,也认为这些恩赐今天的信徒照样可以全部得着,不把某些分别出来。

  三. 灵洗及圣灵充满的问题

  灵恩派认为每一位信徒在受洗后应该再经验第二次的圣灵的洗礼。而经过这第二次的灵洗后,信徒的生命才会被圣灵充满。认为许多信徒没有力量是因为没有经历这样的灵洗。

  四. 方言问题

  灵恩派注重在聚会和私下祈祷使用方言,并认为这些方言与圣经中所说的方言是一样的。

  我们为以上的论点逐一讨论:

  一.启示、权威、使徒超越性问题

  正统基督教会接纳圣经是神启示的最终源头,神的特别启示借着圣经的作者(先知,使徒等)记录在圣经里,今天没有人可以说他获得神的特别启示而改写或加添圣经。争论的问题出于灵恩派信徒说他们今天仍然获得许多从神而来的「新启示」,到底这些「新启示」有否抵触正统教会的信仰?我们知道,第二世纪的孟他努主义被教会判为异端是因为他们的领袖自称是先知,并且获得由神而来的新启示。近代许多异端,如摩门教、统一教、耶和华见证人会等,皆宣告他们的领袖获得新启示而被正统教会判为异端。今天,面对灵恩运动,启示、权威、使徒的超越性的争论都投在「先知」这课题上,问到底今天的信徒是否拥有「先知预言」或可以「作先知」?

  今日的教会是否有先知?这问题的答案在乎我们怎样定义先知或先知的功能。「先知」(prophet)这字在旧约,在新约应用在耶稣、使徒、及信徒身上,虽然没有分别,但是它们在含义上却是有分别的。让我们清楚划分以下的定义:

  一. 耶稣和使徒是特别的先知:耶稣被人称为先知(太16:14;21:11,46;可8:28;路7:16,39;9:19;24:19;约4:19;9:17),或他自称先知(太13:57;23:37;可6:4;路4:24;13:33,34)或新约使徒所扮演先知的角色(加1:15,16;启1:1-3),详细查看这些经文的含意,是指他们拥有神特别的启示。历代教会也接受他们的先知信息和预言具有特别的权威,这些信息和预言也记录在圣经里。当神的特别启示借着他们完成后(指新约启示录是最后一本书),后来也没有人或「先知」的信息或预言可以好像他们一样拥有特别的权威。正统的基督教会坚持接纳这一点,也以这一点来测验以后任何先知信息的权威。使徒先知身份的超越性是无可推诿的。彼得甚至把保罗的书信和旧约先知的书卷相比(彼后3:15-16),要求当时的教会和信徒接受保罗书信的特别权威,不像其它假先知/假师傅一样。

  二. 新约教会中的先知:新约多次提出「作先知预言」/「作先知讲道」(林前14:1,39-40;帖前5:19-21),也称一些人为「先知」(林前12:28-29;14:29,32;弗2:20;3:5;4:11),也有「女先知」(林前11)。使徒也预言指出将有许多先知会出现在教会中(徒2:17-18)。相信这些先知预言是基于个人从神那里所获得的启示(林前14:30),为着教会得「造就、安慰、劝勉」(林前14:3)而发出的公开信息(林前14:29-33)。这些信息是忠于圣经的教导,与圣经其它的教导没有相冲突。这些先知预言不是一篇预备好的信息,乃是聚集时,圣灵(先知的灵)向个别信徒启示的内容和向会众的信息。有人拥有这样的恩赐而被公开称为「先知」(徒13:1)。

  这些经文并没有说明这些先知信息与耶稣或使徒的一样,拥有神的特别启示,或特别的权威。使徒的权柄也超过先知(林前14:37-38),圣经坚持指示所有的信徒都要「遵守使徒的教训」(徒2:42)。曾有一次,保罗这位使徒和传道人,在离耶路撒冷不远的该撒利亚,有犹太下来的先知亚迦布预言和劝止保罗不要上耶路撒冷去,但是保罗并没有听这位先知亚加布的话,说他是「为主耶稣」的原故继续上耶路撒冷(徒21:7-17)。

  结论:我们必须清楚划分,耶稣和使徒那一种特别的先知身份,所获得的特殊启示,是与新约后期所指的先知有大大的分别。今天,福音派教会和灵恩派教会并没有在这一点上交待清楚,时常引起误解,也迷惑多人。(我反对今天一些福音派领袖认为不必把使徒的先知权威和今日先知预言划分。就是因为今天在教会中有这样的混乱和迷惑,我们更加要时常划分。)因此,一方面我们必须时常教导信徒,说今日的先知预言并不能等于当日耶稣及使徒的权威,也没有特别的启示,另一方面也教导信徒测验「作先知」或「先知预言」这件事。如果那一位教会领袖自称他拥有先知预言的能力,也自称借着这能力获得了新的启示,并且把这启示等于或超过圣经的话语(或是故意忽略研读圣经,高举该领袖的教导),那就是异端。

  我在这里要说,许多灵恩派领袖时常在讲预言时对自己的预言信息没有交待清楚,导致听的人以为这信息是神的特别启示,一方面把他的话等于圣经的教导,另一方面把他当着特别的先知来崇拜,这样的行为是必须禁止的。

  除了以上所说必须划分清楚和不可引起混乱迷惑的指示以外,圣经也指出一些运动「先知预言/讲道」的方法:

  一. 按规矩及次序而行:今天教会必须明辨:「所以弟兄们,你们要切慕作先知讲道,也不要禁止说方言。凡事都要规规矩矩的按着次序行。」(林前14:39-40) 「切慕」是要求信徒追求和操练这个恩赐,就如操练其它恩赐一样,要求对神的启示敏感,时常安静等候和聆听神的话语。

  作先知讲道的时候,必须有规矩:「神的灵不是叫人混乱,乃是叫人安静」(林前14:33),而且,「先知的灵,原是顺服先知的」(林前14:32),可见先知预言这恩赐的运用是可以受意志控制的。

  二. 不是每个人都有同一样恩赐:「先知」的恩赐既是圣灵「随己意分给各人」(林前12:11),就不是每一个人都可以拥有这个恩赐,虽然保罗是鼓励信徒要追求。「你们都可以一个一个的作先知讲论」(林前14:31)其重点不是指人人都有能力说预言,乃是指说预言的次序问题。

  三. 有正确的动机:「爱」是运用属灵恩赐的至高动机(林前13:2;14:1)。先知预言只有一个目的,就是造就人(林前14:12,26)。必须指责有些“先知”和其它“先知”起纷争,闹分裂,令信徒迷惑的事。

  四. 要慎思明辨:为避免太多人作先知预言,保罗吩咐「至于作先知预言的,只好两个人,或是三个人,其余的就当慎思明辨」(林前14:29)。「明辨」(diakrino)的意思不是判断他们身份的真伪,乃是评估他们所说的是否正确,是否可以接受。如何明辨呢?当然是以圣经(神)的话来评估这些预言的内容:也就是说,今日任何先知的预言和讲道皆不可与圣经的教导相冲突(帖前5:19-21)。信徒必须时时以圣经这最权威的教导来评估任何今日先知的信息。

  「你们既知道这事,若去行就有福了。」(约13:17)

  二.属灵恩赐问题

  灵恩派注重追求各种属灵恩赐,尤其是哥林多前书所列的恩赐,也认为这些恩赐今天的信徒照样可以得着。当然神愿意赐属灵恩赐给信徒,这些属灵恩赐对教会和信徒是有价值和重要的,但可惜今日在教会中,却引起许多运用属灵因赐的错误观念。相信当日的哥林多教会也是有这样的困难,因此保罗才给以指正。

  先让我们来讨论圣经中所说的「恩赐」。

  一. 「恩赐」(charismata)是出于神的「恩典」(charis):这字在保罗书信出现16次,在彼得前书4:10出现另一次。归纳它的使用法,可分为广义和狭义的用法。广义的用法有罗5:15,16;6:23;11:29的恩赐,指神在基督里的救恩,或信徒得到的福气(林后1:11;罗1:11)。狭义的用法特别指一些特别的才干、技能,或装备,例如林前1:7的口才、知识及罗12:3-8;林前12:4-11 预言、执事、教导、劝化、治理、智能的言语、知识的言语、医病、信心、行异能、先知讲道、辨别诸灵、说方言、翻方言等等。可见狭义的或特殊的恩赐直接与教会的建立有关。

  按这字的使用,恩赐与恩典息息相关:「按着所赐给我们的恩典(charis),我们各有不同的恩赐(chrismata)。」(罗12:6)

  二. 「属灵恩赐」(pneumatika)是出于「圣灵」(pneuma),也是出于神的「恩典」(charis):林前12:1;14:1两处皆说恩赐是「属灵的」(pneumatika),也就是这些特殊恩赐的源头是出于圣灵。把罗12:3-8及林前12:1;14:1所指的恩赐排在一起看,让我们看到恩赐不只是出于圣灵,也是神恩典的赐与:神按着衪的恩典藉圣灵赐下这些特殊的恩赐。可见恩赐不是人所成就的,完全是神所成就的。人忘记他所获得的恩赐是神所赐的,那只会引来骄傲和迷惑。

  三. 各样恩赐是三位一体神的工作:「恩赐原有分别,圣灵却是一位。职事(事奉)也有分别,主却是一位。功用也有分别,上帝却是一位,在众人里面运行一切事。」(林前12:4-6)这不是三类的运行,乃是同一个现象,用三种不同的方式去描写而己。弗4:7进一步说明基督也参与赐给恩赐:「我们各人蒙恩,都是照基督所量给各人的恩赐。」可见,运用恩赐时不可偏袒或过份高举某一个位格的赐与。

  四. 恩赐各有不同:罗12:3-8;林前12:4-27都一起说明恩赐是多元化的,出现在不同的信徒身上。

  五. 运用恩赐必须尽力、忠心、出于爱心:罗12:6-8说明必须「专一」的运用恩赐。彼前4:10-11是按着「圣经」及「神所赐的力量」。林前13:1说「没有爱」恩赐就没有价值了。

  六. 神按不同的需要赐给教会不同的恩赐建立教会:罗12:3-8;林前12:4-11;弗4:7,11;彼前4:10-11都一起说明在不同的教会处境和需要中,神赐给信徒不同的恩赐。当日神按着教会的需要,赐下不同的恩赐,今日神也会按着教会不同的需要而赐下更多不同的恩赐。今日的信徒必须去发掘更多的恩赐。主要是为了「成全圣徒、各尽其职、建立基督的身体」(弗4:12),「耶稣基督得荣耀」(彼前4:11)。

  最后,引用保罗的劝勉:「你们也是如此,既是切慕属灵的恩赐,就当求多得造就教会的恩赐。」(林前14:12)

  三.灵洗及圣灵充满的问题

  灵恩派主张的重要教义之一,就是「圣灵的洗」。他们相信灵洗和重生不同,它是继重生之后而来的,要求大家热烈追求。先让我们查考圣经的记录,然后才讨论不见的见解。

  「浇灌」(原文,ekcheo)在新约圣经中的用法有:「浇灌」(徒2:17-18,33;多3:6),或「倒出」(约2:15;启16:2-4;16:8;16:10,12;16:17),或「流」(徒22:20;罗3:15;启16:6),或「漏」(太9:17)。总意是「浇」或「倒」的意思,并不注重「被浇」,「被倒」者方面的情况,乃注重倾倒者方面的动作,也就是主动权在于神方面。

  我们将按各个经文来讨论圣灵充满及灵洗的事。

  一. 路3:16:「约翰说,我是用水给你们施洗,

  但有一位能力比我更大的要来,

  我就是给他解鞋带也不配。

  他要用圣灵与火给你们施洗。」

  此经文中第一句和第四句是对句。第二句和第三句是对句。第二个对句是比较耶稣和约翰的身份。第一个对句是比较耶稣和约翰的施洗:一个是用水施洗,另一个是用圣灵与火施洗。综合这两个对句,我们可结论说,约翰的水洗只有外表的记号,代表犹太人/旧约的悔改洁净礼(并没有外在果效),而耶稣的灵洗是内在的洗,代表新约/基督教会的洗(并附有外在果效:满有圣灵的能力)。

  这节经文至少带出一个重要的真理:耶稣所开始的时代是一个圣灵的时代,其特征为灵洗,一种内在的洗礼;不再继续旧约/旧约时代的外在的水洗。每一个来到耶稣面前并接受他的人都要经历这个内在的圣灵的洗。

  何谓「圣灵与火」的洗?让我们来分析其它符类的经文:

  约1:33「圣灵」。  太3:11「圣灵与火」。  

  可1:8 「圣灵」。 路3:16「圣灵与火」

  可见不同的福音书作者对耶稣的施洗有不同的表达。先让我们来解释「火」的意思。

  按照新约对火的解释有:太25:41;约15:6;帖后1:7;来10:27;彼后3:10-12;启20:14-15,这些经文都清楚是指“审判”的意思。也就是说,耶稣所带来的洗不只是圣灵的洗(第一次来),也带来审判(第二次再来)。只有约16:9有意加重其意义说明圣灵的来临多少已经在这世界施行了审判的工作。的确,大多数的新约经文指火是审判,所以马可和约翰福音可以单指耶稣来是用「圣灵」施洗,不提「火」的洗;目的是要与施洗约翰的工作直接作比较。

  二. 路3:22;4:1;4:14;4:16-19

  路3:22 耶稣受洗,圣灵降临。

  路4:1 耶稣被圣灵充满,被圣灵引到旷野受试探。

  路4:14 耶稣受试探后,满有圣灵的能力回到加利利事奉。

  路4:16-19 耶稣进入拿撒勒的会堂,读经说:主的灵在我身上...。

  以上经文给我们看到一个清楚的例子,耶稣受洗有圣灵降临(所谓灵洗),他的生活(胜过试探)是因为圣灵充满(filled with),他的事奉是满有圣灵(full of)的。接下来的经文形容耶稣如何被圣灵充满,满有能力的回去加利利传道。

  我们不可单以耶稣作为例子证明灵洗、圣灵充满、满有圣灵的解释。耶稣基督本身是神,他可不需要灵洗。为何耶稣又要受洗/受灵洗呢?这不在本文章讨论内。(一般的解释认为他尽诸般的义/印证为神的儿子/作为信徒受洗的源头)

  虽然这几节经文不能说明灵洗和圣灵充满的解释,但是它给我们一个答案;就是灵洗、圣灵充满、满有圣灵之间的密切关系。这些事多数同时出现,分不开,但却有分别。圣灵充满外在的果子是可见的,就是耶稣满有能力的出去传福音。

  三. 徒2:1-13;2:38-42

  「五旬节到,...大风吹过,充满了他们所坐的屋子,...他们就被圣灵充满(filled with),...说起别国的话/乡谈。」(徒2:1-13)

  这是第一次有关圣灵降临和“灵洗”的记载,一方面应验了施洗约翰和耶稣的预言(徒1:4-5),另一方面说明了一个新时代/圣灵时代的开始。

  「大风吹过,充满...如火焰」可见当时圣灵降临时的景像:圣灵(希伯来文ruah=灵/风)如风一般吹动,充满(filled),如火焰(应验珥2:28-32景像)。

  可以这么说:圣灵充满有时是紧接着“灵洗”之后的结果(果效),接着是门徒满有能力和胆量的以其它的乡谈来传讲福音。  

  「彼得说:你们各人要悔改,奉耶稣基督的名受洗,叫你们的罪得赦,就必领受所赐的圣灵...于是领受他话的人就受了洗。」(徒2:38-42)。

  这记录是连接着五旬节的事情。把它和徒2:1-13摆在一起分析比较适切。「奉耶稣的名受洗」即是接受耶稣的施洗/或耶稣所吩咐使徒门的洗礼(太28:19)。

  我们必须留意彼得在此的谈话,也是当时真实的情况,就是当他们悔改、奉耶稣的名受洗(水礼)、罪就得着赦免、接着就领受圣灵(灵洗)。这四件事是同时发生的,并没有时间上的分别。这里的信徒领受了圣灵(也就是“灵洗”),接着就有圣灵充满(满有圣灵的能力)这外在的表现来证明。

  四. 徒8:14-17

  「使徒在耶路撒冷听见撒玛利亚人领受了神的道,就打发彼得约翰...两人到了,就为他们祷告,要叫他们受圣灵。因为圣灵还没有降在他们一个人身上...于是使徒按手在他们头上,他们就受了圣灵」。

  这是一个真实的事件,就是撒玛利亚人相信了福音,彼得约翰去按手使他们受圣灵。这事件至少说明三个实事:

  一.彼得约翰代表耶路撒冷教会证实接纳撒玛利亚人加入教会,这破除了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几百年来的仇视。

  二.证实了使徒从耶稣领受的特别权柄(太16:18-19;28:18-19)。(以上一.和二,一起说明了为何撒玛利亚信徒受洗后要隔一段时间等使徒来促成这件事。我们可以肯定的说这受洗和灵洗的间隔是独特的,只发生在这里。以后受洗和灵洗并没有这时间上的分别)

  三.信徒们领受了圣灵(灵洗)。「他们受了圣灵」当然由圣灵充满/满有圣灵的能力这果效辨别出来。

  五. 徒10:44-48

  「彼得还说话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那些奉割礼和彼得同来的信徒,见圣灵的恩赐也浇在外邦人身上,就都希奇,因为听见他们说方言...于是彼得...给他们施洗...」。

  这是彼得见到主耶稣向他所显示的异象后到外邦人哥尼流家去传福音时发生的事件。灵洗不只印证了犹太人和撒玛利亚人同归于一,在此也印证了外邦人和犹太人同归于一成为基督的肢体了。彼得也指明这是应验了耶稣的预言(徒11:16)。这里也清楚说明领受圣灵/灵洗就是「圣灵的恩赐(dorea,礼物)」。可见圣灵是神的礼物,可降在人身上。说明任何人接受圣灵的人,得以进入基督里成为肢体了:「人若没有基督的灵,就不是属基督的」(罗8:9),「我们不拘是犹太人,是希利尼人,是为奴的,是自主的,都从一位圣灵受洗(灵洗),成为一个身体,饮于一位圣灵」(林前12:13)。

  「因听见他们说方言,称赞神为大...」。可见在此“方言”及“称赞神为大”是圣灵降临时一个外在的记号,与五旬节的「一样」。让其它人看见而证明这些外邦人受了圣灵。关于这里说方言的记录,有两个解答:

  一.说方言和赞美神为大是一些外在记号证明信徒领受了圣灵,并不是每一次的灵洗皆带来方言或其它的外在记号。

  二.这时的处境说明圣灵使用这记号帮助外邦人信徒向犹太信徒证明他们领受了圣灵。因为当时的犹太人极困难接受外邦人进入自己的群体。

  六. 徒19:1-7

  「保罗...到以弗所,在那里遇见几个门徒;问他们说:你们信的时候,受了圣灵没有...他们说:是(施洗)约翰的洗...保罗听这话,就奉主耶稣的主受洗。保罗按手在他们头上,圣灵便降在他们身上;他们说方言,又说预言。」

  使徒行传中第四次的灵洗发生在施洗约翰的门徒身上。保罗的行动印证了施洗约翰和耶稣及彼得所说的话:「约翰是用水施洗,但你们要受圣灵的洗」。这件事让我们见到,接受圣灵或灵洗的方法是悔改信主(接受耶稣为救主)。施洗约翰传的只是悔改的信息,没有真正叫人接受那复活的基督为救主。保罗向他们讲解福音的信息以后,为他们按手印证他所传的是真实的。保罗,作为一位使徒,有这样按手的的权柄,圣灵也借着这样的行动在这些人身上印证保罗的传讲。这些人也借着领受圣灵归入基督,成为教会的一份子。同样在哥尼流家中的情况,当圣灵降临在这些信徒身上时,他们有“说方言”及“说预言”的外在记号。 

  我们可结论说

  一. 从福音书和使徒行传,可见领受灵洗早从施洗约翰的预言中就清楚说明。耶稣也是那位把圣灵的洗(灵洗)带来的人。只要奉耶稣的名施洗就是促成了灵洗的工作。受了灵洗以后,必然有圣灵充满/满有圣灵的能力这果效。这圣灵充满时,有时会出现乡谈/说方言/行神迹/赞美神/说预言/传讲福音,这些皆是一些外在的记号。按着今日处境的情况,就如当日哥尼流和以弗所的处境,相信今日圣灵一样会在信徒身上使用更多的记号来证明他们是受了圣灵,例如,热心的事奉神、传福音、赞美神、为主作见证、讲解圣经、说方言、行神迹等等。

  二. 接受圣灵或灵洗必须先悔改信主;从另一个角度来说,一切悔改信主的人,只要奉耶稣的名受洗,都可以接受圣灵或是灵洗。

  从多次的记录中,也可见「圣灵的洗」、「圣灵浇灌」、「受圣灵」是可以混合使用的名词。而「圣灵充满」,除了曾用于信徒受圣灵的经历(徒2:4)之外,也常常单独用于信徒受圣灵以后屡次再得充满之经历(徒4:8,31;6:3;7:55;9:17;11:24;13:9,52)。可见「圣灵充满」不像其它三种讲法,它在信徒的灵性中是多次发生的。

  三. 从使徒行传的记述,路加似乎抱着一个目的来记录圣灵的工作:她如何从耶路撒冷开始,然后至撒玛利亚,最后至外邦之地,带领门徒传福音和建立教会。这不只是应验了耶稣的预言及使命,也让受书人提阿非罗见到这福音如何传到外邦地和教会如何被建立起来。任何初期教会中灵洗、圣灵充满、说方言之事的发生皆必须在这大前提之下来认识。不可以把每一个事件抽离这主所要成就的目的独立分析其意义。也就是说,这些圣灵事件的发生都是为了要完成传福音的广传和教会建立。路加目的不是要写“圣灵行传”,而是要写福音如何借着“使徒的行传”由耶路撒冷传至外邦地,而圣灵是如何在当中促成这传福音的工作。

  圣灵的洗和重生有何关系呢?

  按照约3:3-9节,重生(anothen)这希腊文字本来含有两个意思:就是「第二次再生出来」及「从上头(指神或属灵的)而生」。可见这是一个双关话。从耶稣的回答中,见到两句平行同义对句: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 -- 人若不 ------ 重生 ------ 就不能 -- 见 -- 上帝的国。

  | |   | | | |

  我实实在在的告诉你 -- 人若不是从 -- 水与灵生 -- 就不能 -- 进 -- 上帝的国。

  这平行句子说明:「重生」与「水与灵生」是平行对句。「见」与「进」也是平行对句。也就是说重生和水与灵生的意义虽不等于也极相近,它们之间并不代表两个不同的意思,而是可以互相对换。见和进的意义也是如此。这里最主要的意思要信徒明白重生或水和灵生是进入神的国度(或永生)的方法。

  「水与灵」这词句主要的解释有两个:一. 相信「水」是指施洗约翰的水礼,是当时犹太人所领受悔改之礼,而「灵」是指基督教的重生。指明犹太教式悔改的水礼不足够,而需要圣灵的重生。二. 把水当着是基督教当时的洗礼,这洗礼必须有灵洗的实质,因此用「水和灵」来形容。

  查考旧约,它没有直接提出「水和灵」的洗礼。但是却预言神的灵在末世将浇灌神的子民(珥2:28),又有一处指明水和灵将出现在一起使以色列人洁净并获得新心跟随神(结36:25-27)。

  一般上教会认为「水和灵」就是「重生」,而「重生」是与「圣灵」有密切关系。我们可结论说,重生就是圣灵的工作(约3:6-8),就是灵洗,也是进入神的国度或永生的方法。

  盼望我们常常被圣灵充满。如何常常被圣灵充满呢?

  一. 渴慕相信主的人:约7:37-38指人若渴了,可以到主耶稣那里去,并且在39节解释说这些话是指着信他的人要受圣灵说的。信徒的信心也是领受圣灵充满的条件之一,加3:14「使我们因信得所应许的圣灵。」弗1:13「...既然信衪,就受了所应许的圣灵为印记。」

  二. 圣灵降临在接受主的话的人身上:徒10:44「彼得还说话的时候,圣灵降在一切听道的人身上。」

  三. 对付罪的人:约16:8「衪(圣灵)既来了,就要叫世人为罪、为义、为审判、自己责备自己。」

  四. 顺服:徒5:32「我们为这事作见证,神赐给顺从之人的圣灵,也为这事作见证。」加5:16「我说,你们当顺着圣灵而行,就不放纵肉体的情欲了。」

  神迹医治

  灵恩派着重神迹医治及权能布道,引起不少人的关注。认为今日教会要回到五旬节的大能力中,如古代使徒一般,有行神迹或医病的恩赐。因此在灵恩派教会的布道中时常带着权能的医治来表达福音的大能。

  按神创造的大能来说,神迹的真正意义应包括一切出于神的大能的事迹,不论是「自然的」或「超自然的」。我们从圣经看见主和使徒们有治病行神迹的事情发生,目的是要彰显神的荣耀和证明衪是神的儿子(约20:30-31)。而事实上,有许多圣经的例证,使徒除了用大能的奇事,叫人相信福音信息的可靠外,并没有用医病的恩赐。

  福音书中用来形容神迹的主要字汇有两个:一.大能(原文,Dunamis):是指一切拥有威力或能力的事(太11:20;14:2;可6:1-2)。有时用奇事(原文,Teras,指一切令人惊奇的事,约4:48等)。二. 有意义的事(原文,Semeion)指征兆,多用在约翰音书中(约2:11,18,23;3:2;4:54;6:2,14,26,30;7:31;9:16;10:41; 11:47;12:18,37;20:30)。两个意思注重神迹是彰显神的大能或神在一个时代中显示征兆说明他的作为。

  让我们来看看一些圣经对神迹奇事的教导:

  一. 主耶稣的复活是最大的神迹:太12:38-40;16:2-4说明两件事:一. 主耶稣行神迹不是人所勉强的,也不随人的喜欢便给人成就的。二. 在一切的神迹中,最大的神迹是主耶稣死后三日复活。一切的神迹,都不过为着证明这个神迹。如果神迹使人忽略主耶稣死而复活的福音,那一切的神迹都变为无意义。

  二. 信徒的得救主要是灵魂的得救,身体的得赎是未来的:虽然基督的救赎包括了我们的身体和灵魂(帖前5:23),但是整个的救赎计划却是按照不同的步骤进行。灵魂的得救是现今得着的(路23:43),但身体的得赎却是将来的(罗8:23)。身体的疾病是今生肉体不能完全避免的。神医并不是救恩的一部份。 

  三. 主耶稣的事奉不以神迹为主:当人们因他医好了许多病人想留住他的时候,他说:「我也必须在别城传神国的福音,因我奉差原是为此。」(路4:43),也多次禁止那得医治的人不要告诉人(太8:4;9:30;可3:12;5:43;7:36)。可见他无意以神医作为传福音的一种号召,倒是恐怕人们注重他的神医过于他的福音。

  四. 不可与主耶稣的神迹相提并论:照四福音书的记录,主耶稣医治的神迹有十七个,其中没有一个不是立刻好的,更没有过了许多才渐渐好,或不能医好的。

  五. 保罗并没有对任何人都用神医:保罗虽然医治好些病人(徒14:8-10;20:9-12),但他最得力的同工提摩太却「屡次患病」(提前5:23),另的有腓2:25-30;提后4:20。保罗亦在身体的疾病和痛苦中,但仍有喜乐的心事奉神(林后12)。

  六. 圣经并不鼓励神医:「...你因看见了我(耶稣所行的神迹)才信,那没有看见就信的有福了。」(约20:29)也提醒末世的信徒要小心印证神医的事情(帖后2:9-10)。

  七. 圣经没有指明疾病必须用神医:强调神医的人时常引用出15:26「耶和华是医治你的」,赛53:4;太8:17「神的击打」,彼前2:24;赛53:5「得了医治」证明应当寻求神迹医治。详细查看这些经文,神是应许我们得医治,但并没有说必然用超自然的方式来医治我们的疾病。

  引用宣信(A.B Simpson)的话说:基督的救赎带来全人的医治,这种全人的医治是神国临到的记号,但寻求神迹医治的人往往在这真理上走向极端。神国临到,在属灵方面,我们已得救进入神的安息和丰盛,但等到主再来时才得以完全(帖前5:23);在肉身方面,同样也要等到新天新地时才得到完全的医治。所以,当我们有疾病时,应当祷告,请可靠医生诊治,也应当让神在我们身上完成衪的旨意,保持对圣经的态度,寻求神的旨意和神的荣耀。

  四.方言问题

  许多灵恩派的信徒常教人寻求圣灵充满,而圣灵充满其中之一的表征,就是说方言,若没有此表现,就要不断追求,不要中止,直至有说方言的经验为止。灵恩派教会说方言的恩赐是「私人祈祷的语言」,或说是「天使的语言」,只有神知道。

  方言(原文,glosolalia)由两个希腊文字合在一起,舌头(gloso)及说话(lalia),也就是由舌头/口所说的话。原本用来指人类或不同民族的话语。但是,圣经多次的用法似乎不只是指一个意思。学者们对圣经的方言有不同的解释,大致有二种:

  一. 乡谈(徒2:3-11):就是别国的话(hetero glosolalia)或可16:17「新方言(glossalia kaine)」。只要你是那个地方的人,便能听得懂,例如,温州话,海南话,藏语等等。

  二. 方言(林前12:10,30;14:2-6,8,13-14,18-19,22-23,26-27,39):这不是一般人能听得懂的,可能就是林前13:1所说的「天使的话语」。不是属地的一种乡谈。除非圣灵感动人翻译出来,不然无法明白。保罗也指出,说的人虽然本身不能翻出来,但心里能领悟。另外,在聚会中神既感动人说方言,也必感动别人翻出来。 

  我们相信「方言」在圣经中的含义也只限于这两种。关于近来有人提出另一种“方言”,说方言是「舌音」,指一种没有系统,讲说时只含简单数个「滴滴...塔塔...」,自己也听不懂,时而大声时而小声,不受控制的舌音。我们反对这样的定义,圣经也没有指明有这一种的方言。

  圣经多次说明方言这件事:

  一. 方言是最末的恩赐:「...第一是使徒,第二是先知,第三是教师,其次是行异能的,再次是得恩赐医病的,帮助人的,治理事的,说方言的。...」(林前12:28),方言是被排在最末后。另外,保罗在其它地方提及属灵的恩赐时(罗12:3-8;弗4:11),并没有提到方言。可见方言在教会中并不占有重要的地位。

  二. 方言是向不信的人作见证:林前14:21- 25指明方言恩赐是为向不信的人作证,即对「这百姓---以色列人」,他们心中怀着不信,于是用方言神迹对他们讲,作出最后努力之一个作为,证明主是真的,而他们不信是不对的。

  三. 方言是造就自己:林前14:4节,「说方言的,是造就自己,作先知讲道的,乃造就教会。」保罗这样提出目的是要弟兄姐妹多追求造就教会的恩赐。保罗作见证说:「但在教会中,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林前14:19)

  四. 讲方言必须有翻译:「若有说方言的...也要一个人翻出来,若没有人翻,就当在会中闭口...」(林前14:27-28),「所以全教会聚在一起的时候...偶然有不通方言的,或有不信的人进来,岂不说你们癫狂了吗?」(林前14:23)。

  盼望我们如此互相鼓励和提醒。

  总结

  灵恩运动是非常复杂的运动,任何全面性的探讨都是非常困难的。以上讨论就一些在真理上严重偏差的地方提出探讨,为关注这运动的信徒提供一点了解和参考数据。灵恩运动其出发点都是一种属灵活力之追寻,目的是帮助教会能回到四福音和使徒行传时代的属灵境况里,透过神迹奇事,超自然的恩赐去经历神的大能。但是一些灵恩派领袖走上极端,在释经上规范神作事的方法。圣经所描述的,对我们今天来说不一定是准则性的(What is descriptive is not necessarily normative),例如初期教会在过渡时期,信徒到圣殿敬拜,同时又有基督徒个别的聚会,这不应成为后来教会的准则。

  灵恩运动和「话语-信心运动」

  今天,西方的教会对最近出现的「话语-信心」(Word Faith Movement)灵恩运动有许多研究,也确定它是一个异端,或“别的福音”。(注一)

  话语-信心灵恩运动有许多著名领袖,美国有哈金(Kenneth Hagin),他是「神话语神学院」(RHEMA Bible Training Centre)的创办人、加州最大教会(Crenshaw Christian Centre)的柏里斯(Fredrick K. C. Price)、过去著名的电台牧师欧拉.罗柏(Oral Roberts)(他曾犯罪被判刑)等等。在韩国有著名的超庸基牧师。话语-信心这异端已散开,在澳大利亚、新西兰、新加坡、台湾、南美洲、欧洲等地吸引许多信徒。

  引用美国基督教研究中心的院长哈尼葛(Hank Hanegraaff)这样形容「话语-信心」灵恩运动,说:「无可否认,话语-信心运动是一个异端,但是必须说明他们当中许多真诚和重生的信徒。这些信徒多数不知道在这运动中有许多神学思想是属于异端的。」(Christianity in Crisis, 1993, 41页)

  话语-信心灵恩教会相信些什么呢?我们简略的提出来(注二):

  一. 他们认为上帝像人一样,不过长得很高大,有六呎多高,二百多斤重。(他们常在讲道中形容上帝,要信徒把上帝当着是一位亲切、勇敢、高大的人)

  二. 「信心」是一种的东西,上帝用它来创造这世界。「信心」是出自神的话(如创世记第一章上帝的话:「神说」),上帝用他的话语像一个罐子一样「信心」装起来,这样上帝的话语就有了力量,可以用来创造世界万物。当然,还没有创造世界之前,上帝是有一幅图画的,也凭信心的力量把这幅世界的图画创造出来。(他们常在讲道中要求信徒在信心中先要有一幅图画,然后去实现这幅图画)

  三. 所有的东西,包括上帝,都按这信心的力量去工作,这信心的力量是属灵的定律。这属灵的定律比自然界的定律更强大。这信心的力量要被神的话语充满,使其可以活动工作。(他们要求信徒要时时被神的话充满,使信心有力量活动。我们发现他们要求信徒想起和引用许多神的话/圣经的话,随意引用,不管它是否前后相符合,让这些话语成为信心的力量)

  四. 亚当是神的一个「复印」(duplicate),因为神是按他的样式造亚当的,因此亚当是神以肉身出现了,他有“神性”。夏娃是出自亚当,因此夏娃也有“神性”。但是亚当夏娃的堕落,使亚当夏娃有了撒旦的本性(Satan’s nature)。借着亚当夏娃的堕落,撒旦成为了世界的掌权者。(他们要求信徒一遇有困难或引诱,立刻要责备撒旦,这世界的王)

  五. 神继续寻找一个人来完全他在地上的旨意。后来寻找到亚伯拉罕。因此亚伯拉罕如此有信心,也那么富有。(他们时常要求信徒学像亚伯拉罕,拥有特别的信心,也富有。信心和富有是相连的。)

  六. 神一直有耶稣基督这幅图画,也借着信心和话语,把耶稣基督带到世上来。马利亚也是凭神的话语怀了耶稣。神把耶稣这幅图画交给马利亚,马利亚必须凭信心把耶稣生出来。马利亚腹中的耶稣只是神的话语(道),这神的话语(道)从人取了肉身。

  七. 当耶稣在世上时,他是很富有的。为了拯救罪人,耶稣必须在肉体和属灵生命上都死了。耶稣死后,他是属于撒旦的,但是他的信心使他他得胜了,复活了。耶稣的复活是「重生」。

  八. 当一个信徒重生,他所经历的情况好像耶稣所经历的死亡和重生一样,必须凭信心的力量得胜。

  九. 「重生」的基督徒像一个“小神”(little god)一样。基督徒在世上拥有权柄胜过撒旦,胜过疾病。基督徒在世上应该如此行:一. 释放信心的力量,积极的承认你的能力(例如,我没有病,我痊愈了),二. 相信你所承认的东西一定会得着,三. 凭信心把眼光望向更远,超过物质的拦阻。

  十. 所有不好的东西,包括贫穷、疾病,都是属于撒旦的。属神的人应该过着一个受神祝福的生活。如果一个人不受神祝福是因为他缺乏信心,这也是罪。

  有三个原因为什么话语-信心灵恩运动是异端还吸引那么多信徒:

  一. 他们的领袖在讲道中使用许多福音派和圣经的经节,让听众以为他们是很正统的。在他们的讲道中充满着许多自己的看见和混合着经文,让听众以为是圣经的意思,当详细分析他们如何使用这些经文时,发现他们是断章取义,并不是圣经的原本意思。

  二. 他们的领袖所讲的道是多么吸引人。一位从话语-信心灵恩运动神学院毕业出来,后来认清并反对这运动的牧者这么说:「他们的讲道给听众许多的美丽的应许,却不要求他们付出什么行动。他们给予今日的混乱社会和属灵低沉的信徒适切的信息,让听者立刻得着满足感。他们的信息给人充满“发财”和“将会富有”的希望、健康和长寿的盼望。提供给人一个积极的思想。」(McConnell, A Different Gospel, 1995, 18页)

  三. 他们的信徒已被这些传道人说服,不会随意相信传统教会反对意见。也发现话语-信心灵恩教会的传道人在讲道时常指责传统教会,因此信徒们不会接受传统教会的意见。

 




  注一:详细讨论见Walter Martin, The Kingdom of the Cults (Minneapolis: Bethany, 1997) 495-516页。今天美国的基督教研究中心(Christian Research Institute)已判定这「话语-信心」的灵恩运动是异端。

  注二:详细资料见上书。




  附录:对香港锡安教会的剖析

  锡安教会信徒因于一九九七年饮双氧水之事件而轰动香港(包括社会),最终被教会判为异端才把这风波平静下来。钖安教会到底属于那一类的异端?一向以来香港的教会皆以为锡安教会只属极端的灵恩教会,注重灵恩治病和神迹的经历,但是借着传媒和教会的揭露,加上锡安教会提倡信徒喝双氧水治病和鼓吹信信徒杯葛传媒,杯葛医生,杯葛其它教会之举动,使我们不得不给予一个详细的剖析。

  锡安教会创办人梁日华牧师的背景和信仰

  梁日华牧师是香港人,曾在加拿大念神学,但没有完成其神学课程。梁日华在讲道和访谈录音带常引用美国奥兰都基督徒中心(Orlando Christian Center)之彭亨尼牧师(Rev. Benny Hinn)的说话,显示梁氏是十分仰慕彭亨尼牧师,并在神学上深受他的影响。然而,彭亨尼牧师在1993年8月24日出版之灵恩杂志(Charisma)中接受访问时,曾坦白承认自己错误的教导及行为。这些错误包括:他教导过三位三体,又曾说过神位格有九位成员(每一位格有灵、魂及体)之多,每一位基督徒都是一位小神,又传讲主耶稣的灵已死了。他过份夸大神迹治病的果效,他甚至说他癌病至死的父亲若早些信他所传的,他必不死;他说有信心便能治病及可致富,又将心所想的说成是神的启示...他的观念及传道已在1990年被美国教会指责为异端。

  一. 他的基督论及圣灵论乃属异端:错误的解经法必会带来错误的教义。他说耶稣基督本身不能行神迹,乃是圣灵赐他能力才能行;耶稣本身不能复活,是圣灵叫他复活而已,又说耶稣并非全知的,因祂连鬼的名字也不知道,要问鬼叫甚么名字。这明显否定了主耶稣的神性。梁日华大概忘记了,在亚当夏娃犯罪逃避神后,神也曾问亚当在哪里,问这问题并不表示神不知道他在哪里,这些是修辞的问题。忽略上文下理及圣经神学,解经便很容易以偏概全,神学出错。他对父、子、圣灵之关系缺乏完整之了解,导致在教义上有偏差。他说圣灵有血、有眼、耳、口、鼻、手、足等,与我们一样。他忽略了圣经辞学中的拟人法(Anthropomorphism)的用法,强行在不应该用字义解释的地方用字义解释。他完全忽略了神在明显经文中的启示。

  二. 教会观的偏差:梁日华对其他教会之看法十分负面。他曾用诗68:6灵意去解,认定在其它教会聚会之会众是在干燥之地,是没有草吃,没有水喝的,他叫别教会的信徒从他们的教会中出来,加入他们的教会,梁日华便会喂饱他们。有人曾调查过,发觉梁日华曾有计划地派人进到其它教会当中,借口与一些信徒查经,目的是煽动人离开本身教会,转到他们那里。

  他也自视为一所很有能力的教会,是比其它教会更优胜更有能力。是神特别拣选的教会,这样的教会观,与一般异端无异。

  在九六年十月七日的访谈中,梁日华说今日的教会已被传统及神学败坏了,他的教会却不会与这些传统教会来往,也鄙视这些教会,自认他的教会才是正统的教会。

  三. 预言1999年为世界末日:有一些信徒及某报记者均提及梁日华预言1999年为世界末日之年,若这报导属实,则这教派更为危险。主耶稣明显指出没有人知道世界末日及祂再来的日子,祂只是列出了一连串预兆:包括异端邪教、假基督、假先知之兴起,天灾的增加,道德的越来越败坏等等,叫信徒要儆醒,主会随时再来。过去多个异端因为预言世界末日已被判为异端。当梁氏被质询这事时,他仍狡辩说圣经只反对人预言主再来之日子时辰,但没有反对人去预言甚么年份。

  四. 虚谎:耶证、摩门教的创始者说谎已被揭穿,梁日华鼓吹信徒饮双氧水,表明了他的神医失灵,「圣灵的击倒」治病无效,他的自我吹嘘乃圣经列明之罪。

  附录:新约教会与江端仪

  新约教会算是一个异端的灵恩派教会,七十年代在东南亚一带极其兴盛,即使九十年代也一样看到他们的影响力。

  新约教会创办人江端仪女士自称在五七年蒙主耶稣拯救,六二年得到「丰盛灵恩」的至圣真道,她曾在台湾培灵学院受造就。后开始在台湾四处传讲圣灵大能在她身上的大作为,六三年也到东南亚各地去传道。起初许多教会不知她的异端而纷纷开放教会让她作见证,后来她才自创「新约教会」,尝试混进不知她们背景的教会传道。

  新约教会是以地方教会形式在各地建立教会,真正是使当地的正统教会分裂出来,成为新约教会。在马来西亚有九个地方有教会,新加坡有一间,香港也有。新加坡政府已禁止新约教会的活动,并捉拿一些新约教会信徒告上法庭。在法庭上这些信徒被审问时,一直不停地大声呼叫,不让法官问话,法官只好命令用胶布把他们的口封住。台湾已把新约教会当异端教会,中国政府在九六年也禁止她们在国内的活动。

  江女士通常在台上演讲时,非常激动,时常呼喊,使用方言。她的信徒也四处播放江女士的录像带,希望感动多人加入新约教会。

  一. 传讲「血浸、水浸、圣灵浸」全备福音真理:江女士按照约一5:8把「血浸」、「水浸」、「圣灵浸」分为三个不同的洗礼。我们不反对圣经所说罪人得救是借着主耶稣在十字架上所流的血,神的道,和圣灵的内住而成,但是不能接受江女士所引证出来的三种洗礼。江女士也认为圣灵浸是最后信徒必须有的洗礼。如果我们详细查看江女士所编写的数据,都会觉得她私自强解一些经文,并不是按照正统教会的解释。

  二. 强调「舌声灵祷」:在聚会中,信徒追求江女士所说的舌音灵祷,「滴滴..塔塔」的声音好大,充满整个聚会所。这些舌音灵祷是自己不懂得的,也没有人翻译出来。却说是讲说各种神的奥秘。也强调说,凡是受灵洗的人必说新方言(舌音)。

  三. 认为方言可分为「方言祷告」和「方言讲道」两种。

  四. 她的接班人左坤自认是末世的使徒:左坤自认他的教会是「全备福音使徒教会」。自称是末世的使徒,拥有使徒的权柄,神没有向保罗启示的都向他启示了。在讲道中提出要按手为信徒医治,要信徒相信他有医治的能力,不可以怀疑。指着每一位信徒问是否这样相信,那些稍为怀疑的就被叫去站在墙壁边,然后向其它坐着的信徒说,那些站在墙边的是怀疑者,是神的国度不配有的。祷告时必须先发五分钟的“笛笛..打打..”声,然后才用悟性祷告。声音有时发得好大,连弟兄姐妹也害怕被外面的行人控告。要求他所接触的归属他左坤,接受他的指示来作事。



  注:另有一个由新约教会而出的异端:「左坤」/圣灵重建会,看下一个部份的讨论。

重建时间:2025年7月4日 ------- 13/12/4 星期三

上一页 目录页 下一页

Power by ZhuNei.Love